水被譽為生命之源,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水資源分布卻非常不均衡,許多地區面臨缺水問題,因此中國提出了南水北調項目,然而在這項工程進行的同時,也有許多其他調水項目,比如中國的這項大型調水工程難度簡直逆天,它直接鑿穿秦嶺山脈,讓15億立方米長江水進入黃河流域?面對當初這項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調水工程全線建成,也讓全球工程界感慨這簡直是一項奇跡,它就是引漢濟渭,本期就來講這項工程。
圖為引漢濟渭
秦嶺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因為這座山脈的阻隔,導致中國南北降水差異明顯,東部地區的水汽很難翻越秦嶺深入內陸,這也導致關中地區水資源匱乏,而當地恰恰又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區域,并且人民日常生活,工農業發展,都需要足夠的水資源供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1984年,中國就提出想要從嘉陵江調水的想法。
圖為引漢濟渭工程
但這項工程絕不是提出就能夠隨意實現的,畢竟是人類首次穿越秦嶺挖掘輸水渠道,施工難度巨大,因此中國組織大量專家與學者進行實地考察,并且規劃出一條最為合理的隧道挖掘路線,光前期準備工作,中國就準備了大約20年時間,而這項工程最難的地方,自然也就是秦嶺隧道的挖掘,因為這還誕生了亞洲第一長斜井。
引漢濟渭工程完成后,來自南方的水資源流過秦嶺后,會繼續沿著南干線與北干線兩條線路,繼續向關中地區延伸,從而實現對西安、咸陽、渭南等多地調水需求,而對于秦嶺隧道的修建,外界其實也有不少質疑聲,畢竟很多人擔心在這里進行工程項目,是否會破壞秦嶺生態環境呢?對此,中國專家組早在立項時就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路線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就是希望將工程對生態的影響降至最低。
圖為引漢濟渭工程
而且,有了引漢濟渭工程調來的水資源后,也讓關中地區可以減少地下水的開采,過去,因為違規開采地下水,已經導致許多地區出現地質下陷等問題,甚至威脅到當地建筑物的安全,而水資源夠用后,可以讓地下水位獲得有效補充,并且對當地生態恢復也有著積極意義,同時,這項工程的實現,也讓全世界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基建的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調水工程遠不止南水北調與引漢濟渭,目前還在規劃紅旗河,將引青藏高原上的淡水資源進入新疆,甚至還打算建設天河工程,直接利用衛星來實現跨區域調水,如果這些項目得以實現,那么水資源分布不均對中國而言將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