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均價2.1元/噸 我國居民自來水價格處于世界哪種水平?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5-14  來源:E20供水圈層  瀏覽次數:14
 供水是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區域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作用舉足輕重,水價與公共服務的綜合水平、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E20供水研究中心調查統計,居民第一階梯基本水價平均為2.1元/立方米,36個重點城市居民基本水價平均為2.41元/立方米,這一價格處于世界哪種水平?本文從國際對比、居民負擔及公共服務領域費用支出三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我國居民水價所處世界水平

  E20供水研究中心對我國36個重點城市現行水價進行梳理,從基本價格看,居民一階現行價格最高為4.28元/立方米,最低為1.37元/立方米,非居民最高為7.54元/立方米、最低為1.59元/立方米。平均基本供水價格(居民一階)為2.41元/立方米,非居民為3.69元/立方米。

 

圖1:36個重點城市居民一階和非居民基本水價

  根據E20供水研究中心對G20首府居民用水價格的調查,以年用水量100立方米為統一比較基礎,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居民年用水費用最高,接近1300美元、澳大利亞堪培拉、英國倫敦、歐盟布魯塞爾其次,在500-700美元之間。

  中國北京供水價格在20個城市中位于第17,僅高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印度新德里。而北京地區水價在我國36個重要城市中排名第三,已屬我國水價較高的城市。

圖2:2023年G20首府(居民)年用水量100m3的總收費(美元)

  E20供水研究中心測算,我國居民第一階梯平均基本水價(既自來水價格)約為2.1元/立方米,終端水價(除自來水價格外,通常還包含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稅等)約為3.2元/立方米,如果以年用水量100立方米計算,年用水費用為320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調查了2022年歐洲包括所有稅費在內的平均價格,約為21.6元/立方米(匯率為2022年均值)。也就是說,中國均價約為歐洲均價的14.8%。

  二、水費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

  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對水價的敏感度不同,水價支出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可以更好的衡量居民的實際水費負擔。我國和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在水價的制定研究中引入了居民可承受能力,根據水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來分析水價的合理性。

  根據《2023年中國水資源公報》,我國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為125升/天,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按照我國居民終端水價均價為3.2元/立方米計算,水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為0.28%。如僅算自來水價格(居民一階基本水價),則占比僅為0.18%。

  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2013)規定,城市居民人均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在1.5%~3%以內時,為用水戶可接受范圍。許多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都給出了居民水價承受能力基準,如世界銀行(WB)為3%~5%、亞洲開發銀行(ADB)為5%、英國(UK)政府為3%、美國(US)政府為2.5%。無論按何種依據,我國水費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均屬于較低水平。

  紐約、倫敦、東京家庭水費支出占城市家庭收入的比例介于0.70%~1.34%,平均為1.00%,均低于有關國家和組織建議的可承受能力基準值,水價均在居民可接受范圍。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家庭水費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比例偏低,僅為紐約、倫敦、東京的1/4左右[4]。

  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水資源公報》數據,北京人均城鄉居民生活用水量0.145立方米/天,當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1752元,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約為0.31%。北京居民人均月水費支出約為21.75元左右,約等于一杯奶茶。

  三、水價與公共服務領域價格對比

  近年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居民用電平均價格約為0.596元/千瓦時,同年人均電力生活消費量為869千瓦時,月人均電價支出大約為43.16元;我國生活天然氣均價約在2.73元/立方米,同年人均消費量為592億立方米,天然氣用氣人口為4.56億,人均天然氣生活消費量129.8立方米,月人均燃氣支出約為29.5元。根據《2023年中國水資源公報》,我國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為125升/天,按照我國居民終端水價均價為3.2元/立方米計算,月人均水費支出約為12元,約為電費支出的27.8%,燃氣費支出的40.7%。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從單位價格來看,水價高于電價和燃氣價格,但從人均的月度開銷來看,水價明顯低。

  四、結語

  我國水價之所以處于較低水平,與供水行業的歷史發展特性和民生保障定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之一,自來水的價格必須保持在一定的合理區間,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自來水定價需要兼顧社會公平、資源節約和運營可持續三重目標。水價過高將加重居民生活負擔,尤其對低收入群體而言,基本用水需求可能面臨支付困難,這不僅違背公共事業普惠性原則,還可能引發社會矛盾。這也是為什么在各地調整水價時,通常會面向困難群體推出優惠政策。但過低水價則會導致水資源浪費加劇,削弱節水意識,同時使供水企業陷入"成本倒掛"困境,管網維護、水質提升等投入難以保障,最終損害供水系統的長期穩定性。理想的水價定價應采取“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既可以保障民生底線,又運用價格杠桿引導合理用水,同時配套精準補貼政策,在維護水資源價值、確保企業良性運營和守護社會公平間實現動態平衡。但目前我國水價往往無法覆蓋成本,更何況兼顧未來可持續發展所需,因此還需進一步完善供水價格機制。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再次明確,要健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公用事業價格機制,明確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費的邊界,強化企業成本約束和收益監管,綜合評估成本變化、質量安全等因素,充分考慮群眾承受能力,健全公用事業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面對我國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轉型的要求,推動公共服務價格機制完善,滿足用戶日益提升的飲水用水需求,始終是實現多方共贏的核心支撐。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