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水質監測頻次。始終把保障水質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強化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的監測力度,將二氧化氯、渾濁度、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等10余項指標的檢測頻次分別增加了2到8倍;每月對全縣14處農村供水工程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水質26項指標進行檢測公示,5處“千噸萬人”水廠化驗室每天開展9項指標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添加量,全力保障水質安全。目前共檢測水源水14份,出廠水148份,末梢水48份,水質達標率100%。
完善應急保障體系。以強化供水設備、設施安全運行為重點,充分落實安全生產雙重預防體系,始終以“箭在弦上”的狀態,筑牢安全意識。結合供水實際,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應急搶修小組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33名網格員隨時待命,及時解決供水突發故障;庫管人員定期盤點應急物資,補充應急材料,保障物資供應可靠可控。截至目前,共搶修供水故障65處,維修村社管網83處,更換各類管道3.1公里、潛水泵1臺、增壓泵4臺,安裝減壓設備2套。
提升供水服務水平。堅持每月開展一次“便民服務日”,提供管道檢漏、水龍頭更換、水質檢測等供水設施維護服務;及時辦理網絡、電話等平臺反饋的用水問題和訴求,并跟蹤回訪,切實筑牢全縣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堅實屏障。截至目前,共開展“便民服務日”5次,維修入戶供水設施42處,更換入戶機械水表58塊,新架設智能水表37塊,辦理電話訴求業務29件,解決特殊群體用水問題16件,滿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