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區水利廳召開金融賦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會,邀請14家金融機構同水利部門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會上,水利部門介紹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和融資需求,國家開發銀行新疆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疆分行等金融機構分享了一系列針對性的金融解決方案。
近年來,新疆水利部門持續深化與各金融機構戰略合作,加強政策頂層設計,健全精準對接機制,及時推進重點項目融資落地見效。各金融機構聚焦水利重點領域,著力保障信貸規模和融資需求,不斷提升金融高質量服務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4月9日,于田縣吐米亞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劉江元攝
2023年,全區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01.2億元,落實中央資金93.97億元,金融貸款95.23億元,全區水利固定資產投資首次邁上300億元臺階,增速18%。新開工水利項目數量、投資規模、融資規模均為歷史最高,一批新開工建設的重點水利項目獲得超長期限、超優惠利率的金融信貸支持。目前,財政資金、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格局初步形成。
“一般水利項目的貸款期限可以做到25年,國家的重點項目可以把期限拉長到45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疆分行副行長王吉獻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疆分行為水利項目貸款設計了綠色通道,加大支持力度。初步考慮2024年的支持額度將不低于150億元。
今年,新疆計劃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350億元,除中央及自治區安排資金外,剩余資金均需要通過融資和社會資本投入的方式解決。
“千方百計多渠道籌集資金。”自治區水利廳規劃計劃處副處長侯國金說,水利部門將主動與金融部門加強業務信息共享,相互“取長補短”,做好動態跟蹤,注重節水貸、水權貸等綠色金融模式的創新,不斷增強金融思維和金融工作能力,拓寬水利項目融資渠道,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資金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