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寧波市政協“加強水資源集約利用”委員月談會綜述
字體:

發布日期:2023-07-27 來源:人民政協網 瀏覽次數:
214
【協商故事】
算一筆綠色發展經濟賬
記者 鮑蔓華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7月10日 第 08 版)
“再生水進入我們廠后,分成兩路。一路作為機組冷卻水和潤滑水,還有一路補給鍋爐。再生水水質好、含鹽量低,占企業總用水量的80%以上。嵐山凈化水廠已連續穩定給企業供水總水量超800萬立方米。使用再生水以來,設備的投用率和用水利用率大大提高,設備的維護工作量減少,高品質再生水的使用,給公司的水資源利用注入了新的綜合循環利用模式。”協商會現場,浙江浙能鎮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燃煤運行部主任葉立軍“現身說法”,認認真真給大家算了一筆綠色經濟賬。
寧波制造業發達,鋼鐵制造、電力生產等耗水量高的企業在工業經濟中占比較大。身處高耗水工業企業的葉立軍關注到工業領域再生水利用存在政策引導不足、激勵機制不完善、管網設施建設不配套等問題。“工業行業再生水整體推廣力度不夠,缺少頂層設計。如在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中,再生水利用不是必選指標,導致很多園區在編制循環化改造方案時基本不涉及再生水利用項目等問題,希望能建立健全促進再生水利用激勵機制,探索對企業再生水生產和處理實行水、稅費等方面的優惠,增強企業使用再生水的積極性。將大型工業企業供水與城市自來水供水分開,將再生水逐漸納入工業供水體系。”政協調研組到企業調研時,葉立軍既講了問題也提出想法。
作為一個南方人,葉立軍很難想到寧波是座季節性缺水城市,在他的眼中看到的也都是城被水滋潤,為水環繞,城中的眾多江河、湖泊、泉水哺育著一方人。然而近年來,江南水鄉頻頻“喊渴”。
葉立軍發現除了持續給高耗水的工業企業“解渴”外,寧波的再生水進一步造福于民。
炎炎夏日,寧波鄞州區鄞濱公園、甬江公園以及南環高架上的補水口全部正式接通再生水“專線”,這些“專線”在公園綠化帶內每隔50米就設置一個再生水補水口,工作人員只需插入專用的小接口,便可以將再生水通入水管,澆灑至每一簇花叢和綠植,實現景觀植物灌溉。該線每年可以為寧波市省下將近15萬噸自來水,相當于900多戶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量。
“你看,這些再生水多清啊!”步入陸家河邊的小橋上,陽光下河兩岸及水上綠植長勢正好,郁郁蔥蔥。在河邊散步的劉先生低頭看魚兒在水里游弋,水底石塊清晰可見。不遠處,一輛私家車緩緩駛入經過嚴格處理的再生水洗車店,駕駛員用手機掃描洗車機上的二維碼,智能洗車機便開始運轉起來,程序化運作,大約5分鐘,就完成了清洗作業。
“沒想到,用再生水洗一輛車可節省80升自來水,按照一個洗車點平均一天洗100輛車計算,一天可節省8噸水,一年就節省下2920噸水,相當于一個洗車點一年節省的自來水可供一個三口之家用上30年。”俞挺委員在一旁也細細算了一筆賬,覺得這樣的“活”既經濟實惠又非常環保。
協商會上,一批效果好、可持續、能推廣的再生水使用“寧波經驗”給大家更多啟迪。
會議一結束,寧波市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曉峰第一時間向調研組表示感謝,點贊政協調研的務實作風。“真沒想到,政協協商會能把水資源工作梳理得這么全面,問題挖得這么深,該點的問題也全點到了,還給我們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很強的解決思路。參加這個會,我們受益匪淺。”
方向有了,辦法也有了,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讓每一滴水都物盡其用,為其他地區提供再生水“寧波模式”,寧波已做好這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