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報裝,惠民利企,推行“三零”服務。業務辦理“零上門”。在臨沂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內增設“水電氣網聯合申報模塊”,依托山東省政務服務網、愛山東App、容沂辦平臺,打造企業、居民基礎設施維修、繳費等市政公用設施服務“一點通”,實現“一證通辦”“一網通辦。對符合條件的社會投資小型工程建設項目,供水企業上門服務,到現場審核材料,承擔供水管線設計和施工費用,企業跑各專營單位的報裝次數從至少10次變為“零上門”。外線工程“零審批”。新建項目市政管網鋪設至地塊紅線邊界,不涉及外線工程審批;對新建設項目附屬小型市政公用設施接入的工程,無需辦理項目備案、規劃、施工、市政設施類審批等許可,只需到城市建設主管部門備案,實現公用設施服務“零審批”。部分報裝“零費用”。積極落實建筑許可“減費用”原則,明確用戶紅線外供水供氣管線布設無需由用戶承擔費用,用戶紅線內配套管線的設計和施工屬于報裝延伸服務,不收取任何額外費用。
部門聯合,優化流程,實現“協同報裝”。“一張表單”集中申請。整合原始11張申請表形成《市政公用設施報裝申請“一張表單”》,由分頭多次申請精簡為“一表申請”。企業只需填寫“水電暖氣信”報裝業務申請表,綜合窗口組織專營單位提前介入服務和辦理,提供“套餐式”“點單式”服務。聯合踏勘“一次完成”。市政公用服務專窗組織住建、規劃、城管等主管部門和專營單位參與審批與技術現場踏勘合并進行。目前,企業水電氣網報裝現場踏勘次數從改革前技術方在方案設計、外線工程行政審批等5次減少為1次,所需時間從10個工作日減少為1個工作日。聯合施工“一次到位”。按照協同一體的原則,市政公用設施報裝專窗統籌管線規劃、施工周期、施工現場條件等實際情況,協同聯合施工單位通過共享利用施工溝渠,協同有序同步開挖、同步安裝、同步回填,最大程度減輕企業負擔,減少管線施工對交通的影響。聯合驗收“一體運行”。市政公用報裝專窗組織相關部門和專營單位進行聯合驗收,根據企業需求提供預約接通服務,實行聯合上門,主動檢測,試壓檢驗工作,打造通(排)水、通電、通氣、通暖、通網聯合驗收、一次到位的竣工驗收新模式。
延伸服務,統一受理,審批事項“集中辦理”。延伸服務范圍。將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納入聯合報裝業務,延伸管網配套服務,供水、供氣、供電、供暖、電信等專營單位協同核查,新建項目出讓土地即可建設配套管網,將市政管網鋪設至地塊紅線邊界。延伸服務功能。設置“市政公用服務專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住建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執法局等4個主管部門和“水電暖氣信”等10個專營單位統一進駐,將用水、用電等11個事項納入專區受理,市政報裝業務等多個職能部門審批從10余次變為1次,辦理時限由原來的4個工作日壓減至1個工作日。延伸服務鏈條。企業立項即有專窗工作人員主動對接“水電暖氣信”報裝服務,實行政務服務與市政公用設施報裝服務聯動,“水電暖氣信”專營單位明確首席服務專員,項目聯審會、聯合上門,提前布局周邊區域管網建設,充分利用設計方案聯審和“多圖聯審系統”機制,設計階段即可解決管道打架、重復開挖隱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