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電:記者從天津市水利局獲悉,塘沽區歷經3年的不懈建設,圓滿完成市級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任務,各項節水工作保持全市領先水平,被市政府命名為全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
塘沽區地處濱海新區中心地帶,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市人均資源量的80%,不足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17,是天津市資源型缺水的嚴重地區。隨著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天津市努力把塘沽區建成現代化港口城市標志區、濱海新區綜合服務功能區和外向型經濟與新興產業聚集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區域水資源支撐提出了更高要求,塘沽區現狀供水體系面臨著新的考驗。為保障塘沽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天津市優先考慮塘沽區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2004年,經市政府和水利部批準,確定塘沽區為天津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塘沽區政府出臺了《塘沽區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方案實施意見》,于2005年正式啟動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
三年來,塘沽區堅持把實現經濟發展與節水減排、改善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配置多種水源,強化用水統配管理,綜合建設制度保障體系,通過建設工業節水、生活節水、農業節水、海水利用、污水處理及回用、水源和供水、水環境改造和水資源管理系統等8類重點節水工程,實現了引灤水供水總量在6700萬立方米以內,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在1500萬立方米以下的低供水指標,城市計劃用水管理率達到100%,城市自來水管網漏失率降至15%,城鎮非居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98%,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降至16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7%,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7,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實現了規劃預期目標,圓滿完成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任務,于2007年12月順利通過了天津市政府組成的專家組的聯合驗收。
塘沽區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使得該區生產力結構和布局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更加合理,區域綜合用水水平顯著提升,有利地支撐了全區經濟社會的快速協調發展,為全市其他區縣節水型社會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