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訪談:水資源稅和環境保護稅政策解讀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5-24  來源:濰坊市地稅局  瀏覽次數:633

張在軍:供農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飲水工程,是指供水規模在1000立方米/天或者供水對象1萬人以上,并由企事業單位運營的農村人口生活用水供水工程。

主持人:水資源稅有沒有優惠政策?

張在軍:下列情形,予以免征或者減征水資源稅:

(一)規定限額內的農業生產取用水,免征水資源稅;

(二)取用污水處理再生水,免征水資源稅;

(三)除接入城鎮公共供水管網以外,軍隊、武警部隊通過其他方式取用水的,免征水資源稅;

(四)抽水蓄能發電取用水,免征水資源稅;

(五)采油排水經分離凈化后在封閉管道回注的,免征水資源稅;

(六)財政部、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免征或者減征水資源稅情形。

主持人:水資源稅的納稅地點是怎么規定的?

張在軍:水資源稅由生產經營所在地的地稅主管稅務機關征收管理,跨省(區、市)調度的水資源,由調入區域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征收水資源稅。

主持人:水資源稅的納稅期限是多少天?

張在軍:水資源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取用水資源的當日。

除農業生產取用水外,水資源稅按季征收。對超過規定限額的農業生產取用水水資源稅可按年征收。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申報納稅。納稅人應當自納稅期滿或者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主持人:納稅人如何申報繳納水資源稅?

張在軍: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需通過山東省水資源稅信息管理系統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本期實際取用水量(不包括水力發電企業和火力發電貫流式冷卻用水企業),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本期實際取用水量,并出具“取用水量核定文書”后,再向主管稅務機關按照核定實際取用水量申報納稅。

主持人:取用水量怎么計量?

張在軍:納稅人應當安裝取用水計量設施。納稅人未按規定安裝取用水計量設施的,按照最大取水(排水)能力核定取用水量。計量設施不合格或者運轉不正常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最大取水(排水)能力或者參考歷史平均取水(排水)量核定。

主持人:如果納稅人沒有取水許可證,或者取用水量超過計劃或定額,是不是要多納稅?

張在軍:納稅人超過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計劃(定額)取用水量,按以下規定征收水資源稅:

(一)超計劃(定額)10%以內(含)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2倍征收。

(二)超計劃(定額)10%-30%(含)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2.5倍征收。

(三)超計劃(定額)30%以上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3倍征收。

自2018年7月1日起,無取水許可證取用水的,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3倍征收。

主持人:除了申報取用水量,納稅人還需要向稅務機關申報什么嗎?

張在軍:納稅人取得取水許可證或取水許可信息變更后15個工作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取水許可證原件、復印件,核對無誤后留存復印件,填報《水資源稅稅源信息采集表》。納稅人取得兩個以上(含)取水許可證的,分別提交取水許可證原件、復印件,分別填報《水資源稅稅源信息采集表》。

納稅人應當在每年12月31日前按照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報下一年度取用水計劃建議,在獲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取用水計劃后15個工作日內報主管稅務機關。

納稅人年度內發生城鎮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調整的,也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報主管稅務機關。

主持人:稅務機關如何管理水資源稅?

張在軍:稅務機關與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協作征稅機制。為加強稅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實施辦法》確定了“稅務征管、水利核量、自主申報、信息共享”的征管模式。

水行政主管部門將取用水單位和個人的取水許可、實際取用水量、超計劃(定額)取用水量、違法取水處罰等水資源管理相關信息,定期送交稅務機關。

納稅人根據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實際取用水量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稅務機關按照核定的實際取用水量征收水資源稅,并將納稅人的申報納稅等信息定期送交水行政主管部門。

稅務機關定期將納稅人申報信息與水行政主管部門送交的信息進行分析比對。征管過程中發現問題的,由稅務機關與水行政主管部門聯合進行核查。

主持人: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同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1號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12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自2018年1月1日起與《環境保護稅法》同步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這意味著從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開展環保稅,停止征收排污費。

主持人: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有什么重要意義?

張在軍:稅收是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經濟手段。“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文件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一項基本要求。我國現行稅收政策在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不能滿足我國加大環保力度、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開征環境保護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有利于解決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二是有利于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治污減排的責任。三是有利于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制體系,強化稅收調控作用,形成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提高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四是通過“清費立稅”,有利于規范政府分配秩序,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強化預算約束。

主持人: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有哪些?

張在軍:為保證環境保護“費改稅”工作平穩過渡,此次環境保護稅納稅人的確定與環境保護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污費”的規定進行了有效銜接。稅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上述對納稅人的規定,在納稅義務上對兩種情況做了排除:一是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不繳納環境保護稅;二是居民個人不屬于納稅人,不用繳納環境保護稅。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