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水元年成績優異
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后,河南省切實加快水廠建設,努力擴大供水范圍和用水量,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截至2016年1月5日,全省已建成水廠48座,累計有31個口門及3個退水閘開閘分水,供水9.57億立方米,相當于為我省輸送了9座大型水庫,有效緩解了各地水資源短缺困局。
目前,能用上丹江水的省轄市已達10個,分別為南陽、漯河、平頂山、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濮陽、安陽市,此外還有省直管市鄧州市,供水水廠達到41個,日供水能力達到330萬立方米,受益人口達1400余萬人。
通水元年,河南省取得優異成績,多次受到國務院南水北調辦表彰。
從9億到30多億
按照工程規劃,我省多年平均供水量為37.7億立方米。受多種客觀因素制約,通水初期,沿線各省市用水量暫時達不到規劃水平。
省南水北調辦主任劉正才介紹,在“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進一步加快水廠建設,此外還將建設6座調蓄工程、調蓄池等,預計每年供水量將增加30%,逐步達到足額用水目標。2016年,計劃供水10.69億立方米。
目前,丹江水已成為沿線許多受水區的主要水源。如鄭州市通水元年引水2億多立方米,黃河水已成為備用水源,到2017年將用足5.4億立方米的分配指標,進一步夯實中原龍頭的水利基礎。
過半天數為Ⅰ類水質
丹江水口感好,是許多百姓舌尖上的體驗。
從會上獲悉,目前丹江水水質長期穩定在Ⅱ類水質標準。在106項檢測指標中,104項已達到Ⅰ類水質標準。其中,我省供水水質均符合或優于Ⅱ類水質標準,符合Ⅰ類水質標準的天數超過五成,水質穩定達標。
未來,河南省將進一步加強水質保護工作,積極完成《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規劃》編制及年度實施工作,嚴格執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兩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嚴把新建項目專項環保審批關,加強總干渠兩側生態帶建設,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 來源:慧聰水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