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介紹,保定市以南北走向的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為縱,以東西走向的廊涿干渠、天津干渠、保滄干渠為橫,結合與南水北調總干渠連通的王快、西大洋、安格莊三座大型水庫,構筑起“一縱三橫三庫”為骨干體系的南水北調供水工程。從“一縱三橫”干渠上的分水口門處修建輸水管道,送水到各地表水廠,再由城區配水管網送達用水戶。供水范圍覆蓋除淶源縣、阜平縣以外的縣(市、區),共26個供水目標(含定州市),年均可供長江水5.5億立方米。
保定市境內南水北調工程累計達603公里。其中 “一縱”總干渠是自南向北經曲陽、定州、唐縣、順平、滿城、徐水、易縣、淶水、涿州到北京,全長170公里。“三橫”分別是第一橫廊涿干渠從涿州到廊坊市,全長32公里;第二橫天津干渠經徐水、容城、安新、白溝、雄縣到天津,全長76公里;第三橫保滄干渠是從曲陽經定州、安國、博野、蠡縣、高陽到滄州、廊坊,全長135公里。從這“一縱三橫”干渠上向市區及各縣(市、區)地表水廠送水的輸水管道共29條合計190公里。
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提供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可以為保定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水源,將從根本上改善全市發展環境和生態環境。其利用新構筑的水資源調配工程體系,通過水資源聯合調度措施,對分配的5.5億立方米長江水高效合理利用,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使全市受水區的300多萬城鎮人口和重點工業區的供水得到有效保證,為該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過程中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此外,將現狀城鎮用水和工業用水轉換給農業和生態,農業供水緊缺狀況將得到緩解,地下水超采將得以遏制,水環境將得到修復,保定市將走出一條人水和諧的生態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保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