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家里的水龍頭水流小,一直找不到原因,很多居民為此苦惱。昨日,在鄭州供水第二屆房地產企業用戶座談會上,市自來水總公司發布的水力檢測數據表明,由于使用不合格管材,我市新建小區的供水管網三成不合格,這是造成水流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針對用戶反映的水流慢等問題,從2008年4月,市自來水總公司對新建小區的房屋進行水力檢測,截至今年11月11日,共對135處新建小區工地實施水力檢測,檢測總戶數41842戶,入戶率100%。其中,初檢合格29271戶,不合格率達30%。
市自來水總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新建住宅小區給水工程水表以下部分的入戶管道(即水表到進入居民家的管道),由房地產開發商負責組織施工,他們所使用的入戶管材絕大部分都是PPR塑料管,而老的小區使用的都是鐵管。PPR管材質量參差不齊,很難保證質量。
此外,這種管材通過熱熔焊接連接,對工人的技術水平、環境溫度、熱熔焊接工具、工作環境都要求很高,有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導致管道堵塞、縮徑,造成用戶水壓降低、流量減小,甚至無法用水。
如何檢測水管萎縮?市自來水總公司最新研發的“水力檢測”技術,能有效檢測出在管道施工中出現的諸如縮徑、串戶、管道漏水等各類不合格現象,從今年開始,已全面應用到我市的每一個新建小區。該技術填補了國內、國際空白,還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但是,由于水力檢測只能起到事后監督的作用,而且檢測出來后,整改難度很大。因此,市自來水總公司特向房地產開發商建議,優化設計并選用優質管材,同時,要采用專業的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保障市民安全健康用水。
?。ň庉?任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