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水
自來水也就成為上海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

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海洋局)局長 史家明
在《2025上海民生訪談》中透露
上海的供水能力已達到每日1260.5萬噸
但從“供得上”到“供得好”
讓老百姓從喝“合格水”到“優質水”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海的原水取水采用的一直是“集中取水”方式,青草沙、陳行、東風西沙和金澤水源地保障了上海全市的自來水原水供應,為了實現水源地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濟,市水務局大力推進原水西環線工程(計劃2027年通水)、青草沙-陳行庫管連通工程(計劃2028年通水)。

同時,持續推進四個水源地挖潛,實現原水系統擴容和功能升級,像陳行水庫挖潛工程,青草沙水庫疏浚工程等,這一系列工程發揮效益以后,上海抵御流域水質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上海市水務局聚焦于提升供水品質的關鍵環節,大力推動水廠深度處理改造。顧名思義,就是在水廠的傳統處理技術上“加碼”,更精細化地對飲用水進行處理,進一步提升水質。2025年內,上海市38家水廠將實現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這是從“合格水”升級為“優質水”的重要一步。

2022年的咸潮讓市民印象深刻
今年還會有咸潮嗎?
史家明回應道
咸潮入侵,是河海交界處普遍存在的一種天然水文現象,每當上游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便會沿著潮汐通道向上游推進,海水就會倒灌入河口形成咸潮,造成河道水體變咸。上海位于長江入???,長江口水源地在冬春季節常會受咸潮入侵影響,一般每年2至3次,持續時間5到6天。
從今年的氣象年景來看
再次遇到“特大咸潮”的可能性比較小

要讓老百姓真正用上“優質水”
上海市水務局正通過重大工程
推動供水格局優化和能級提升
同時也進行“微創手術”來維持供水系統的穩定
目前上海供水管線已經達到了4.05萬公里
相當于繞赤道一周的長度
巨量的供水管網
特別是“服役”年限比較長的
如果不及時更新的話
就容易發生爆管和漏損的情況
近年來,上海市水務局堅持
滾動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改造
至2024年底
已累計完成1873公里的管網改造
今年繼續推進完成150公里
提高上海城市供水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對于上海市民特別關心的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問題,史家明表示,2024年,把“有序推動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移交接管,新增接管1.5億平方米”的任務列入了《上海城市管理精細化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市水務局完成了5000多萬平方米的接管任務,2025年還要再接管4000萬平方米。“我們也希望隨著供水企業接管的住宅小區不斷增多,這‘最后一公里’的供水服務水平能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