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做好城市供水價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水價調整的力度和時機,防止集中出臺調價項目,穩妥地做好水價改革工作。分析師認為,最近各地紛紛擬上漲水價,《通知》從政府層面對水價改革進行規范,或顯示這一輪全國水價的上漲已是大勢所趨。
《通知》要求各地在推進水價改革過程中要嚴格履行水價調整程序,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3個城市上調了水價或者正在上調水價的路上,擬漲幅度由幾角到一元多不等。水價上漲理由包括節約資源、企業運營、外資參與等。一些經營水務的上市公司也調高股價預期,但民眾對上漲幅度定價環節存在質疑,也有專家認為應考慮社會承受能力。
上海,在經歷了聽證會后,水價開始了兩步走的漲價策略:2009年6月20日起,每立方米綜合水價從1.84元調整為2.3元;2010年11月20日起,再調整為2.8元。
北京在日前首次明確提出了今年將適時調整水價,水價調整方案最快有望兩個月內出臺。雖然北京目前已經是全國水價最高的城市,自2001年以來,北京連續四次調整水價,綜合水價從每噸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按照專家的說法,水價占收入比約為2%-3%,與歐美水平相當。
廣州在本月剛剛提高了污水處理費,每噸從7角漲到9角。另外,還有南京、無錫、揚州、常州、蘭州、昆明、沈陽、河南周口、駐馬店、銀川等城市已經或計劃舉行水價上調的聽證會。
據最新統計資料,全國36個主要城市水價平均為3.77元/立方米,與去年同比提高了4.7%。
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的《通知》要求,水價矛盾積累較大的地區,要統籌安排,循序漸進,分步到位;要重點緩解污水處理費偏低問題,促進水污染防治和污水處理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