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市住建局做客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節目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5-23  來源:市住建局  瀏覽次數:17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許珂。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三級調研員盛昌寶,歡迎您的到來。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住建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尺,精心組織精準實施住房保障、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實施停車便民行動、新建城市口袋公園、更新改造二次供水設施、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等8個為民辦實事事項。

問題一:今年我市開展的精準實施住房保障活動,點亮了很多老百姓的“安居夢”,現如今有什么樣的進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大家好。住房問題是民生之本、民心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人民安居樂業放在第一位”。近年來,市住建局始終堅持以廣大住房保障家庭需求為導向,緊跟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不斷推動住房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通過配租公共租賃住房和發放租賃補貼,實現低收入群體的兜底型保障和特殊群體(優撫對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的精準保障。二是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按照“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不同需求,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人才、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住房問題。

2025年,我市計劃改造棚戶區(城市危舊房)2566套;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66套、公租房租賃補貼1255戶。

今年以來,我市已開展公共租賃住房常態化分配5戶;已籌集一批公共租賃住房房源,擬于上半年面向兜底保障和精準保障家庭常態化配租。已完成公租房租賃補貼發放1001戶,發放補貼95萬元。另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966套,其中郊區國仁工貿人才公寓項目已進場施工,經開區辰興資產鄰里中心項目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和招標文件編制。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做好公租房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發放工作,發揮好公租房“兜底性”保障作用,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住房困難群體實行依申請應保盡保。同時,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建設工作,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產業工人等群體住房需求,助力園區企業發展。

問題二: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請問今年我市主要改造多少個老舊小區,有哪些推進新舉措?

答: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一步,不僅關乎城市面貌的更新,更關乎千家萬戶的生活品質提升,是改善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十四五”以來,我市已累計改造老舊小區132個,建筑面積54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74萬戶。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住建部城市更新試點工作視頻會上作交流發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推進社區活動場地建設的做法獲得全國推廣。

2025年,我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32個,建筑面積161.09萬平方米,惠及居民 20149戶。其中,銅官區改造老舊小區29個、樅陽縣改造3個。目前,32個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方案已通過聯合評審,預計5月底開工,11月底竣工。為做好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重點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認真開展設計。2024年底,縣區就組織社區(鎮辦)開展前期摸排工作,并通過召開座談會、發布問卷調查、公布初步設計方案等多種方式充分吸收居民合理化建議,在專業設計單位與居民代表共同規劃下,做到“一區一圖紙”。二是實施連片改造。按照片區化改造要求,結合完整社區、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銅官區將今年改造的29個小區分別集中在新城辦幸福及天井湖、鷂山及金口嶺、銅官山、東郊及官塘4個片區,樅陽縣對3處零星分散的住宅樓按照鄰近組合原則統一實施改造。通過挖掘、整合存量資源,豐富完善老舊小區及周邊區域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的配套和供給,實現了公共空間共建共享。三是提升改造品質。全面貫徹落實住建部三大革命(即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的工作部署,從消除建筑安全隱患出發,聚焦樓棟內扶手陳舊、樓棟外墻破舊、供排水管破損等問題,對老舊小區樓道管線升級改造,全面實施雨污分流。同時,將補短板、惠民生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盯老舊小區道路、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改造,同步實施小區健身場所、公園綠地等提升改造。此外,還積極推進加裝電梯工作,新出臺的《銅陵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條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

問題三:物業管理涉及千家萬戶,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發展。請問今年我市主要從哪些方面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答:物業管理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事關群眾生活品質,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2025年,我市聚焦老舊小區“物業品質服務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持續提高”的目標,出招發力,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補齊基礎設施。一方面,在城市更新框架下,按照“片區化改造,多功能完善,大物業管理”的模式,統籌推進田苑新村等32個老舊小區改造。通過拆除違建、打通圍墻、暢通微循環,完善停車位、充電樁、物業管理用房等公共設施,將改造后的連片老舊小區打捆量身打造服務項目,由一家物業企業進行統一管理,解決零散小區物業接手難、管理難的問題,實現有清掃保潔、有安全防范、有綠化養護、有停車管理、有物業維修。另一方面,實施住宅小區“補短板”行動,計劃推動住宅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端口5000個,實施住宅小區屋面滲漏和外墻脫落維修10.8萬平方米,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43臺,全力保障小區高效安全運行。

二是完善聯動機制。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開展“皖美紅色物業”再提升行動,推進在職黨員到社區、到小區報到,發揮在職黨員在老舊小區物業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社區網格黨群服務驛站,設置老舊住宅物業辦公區、黨員活動室、群眾議事廳,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同時,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和相關職能部門、小區聯建單位共同參與的物業管理“1 3 N”議事協調作用,特別是在拆除違建、充電“飛線”,整治樓道雜物、車輛亂停放等小區環境治理方面,與物業企業協同發力,不斷提升物業治理效能。

三是強化監管服務。常態化開展物業服務考核,建立“服務履約現場評、業主滿意度第三方問卷評、社區(小區)黨組織參與評”等多維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引導業主委員會將考評結果作為合同續簽、協商定價的依據。 同時,探索社區領辦物業企業,吸納黨員、網格員、專業維修人員組成“紅色物業服務隊”,加強老舊小區“失管”兜底服務保障。此外,推進老舊小區“微利可持續”的市場化機制,鼓勵優質服務企業主動承接老舊小區服務管理,通過利用閑置空間、經營用房等公共配套資源,拓展家政、養老、助餐等定制化服務,滿足業主多元化需求,真正讓老舊小區實現“有人管、管得好、管長久”,促進物業管理水平和居民滿意度“雙提升”。

問題四:隨著“有車族”的越來越多,市民停車需求越來越大,我們也發現小區配建車位、公共停車泊位逐漸增多。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便民停車工作?

答: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我局堅持多管齊下:一是積極引導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停車場推行“錯時開放”,盤活存量資源,實現了停車泊位高效利用,進一步擴大我市錯時共享開放范圍,緩解周邊居民停車難題。二是根據醫院、學校、老城區等停車困難區域、群眾反映強烈的區域,結合城市更新,利用老舊小區拆違騰退土地以及小區邊角地塊,合理新建、改建停車場的方式,進一步緩解老城區“停車難”的問題。三是推進靜態系統建設。對主城區路內車位長期被占用、停車難的區域,開展路內車位改造,提高路內車位周轉率,防止車位長期占用,進一步提高停車位使用率。

經統計,今年我市計劃新增停車泊位1.9萬個,目前已完成新增停車泊位6181個(其中開發小區配建車位4095個、公共停車泊位2086個)。下一步,我局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加快工作進度,全力緩解停車焦慮。

問題五:我們發現在城區的邊角地段、零碎地、閑置地等地帶,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貼近市民生活的城市微空間——口袋公園,不僅為周圍群眾提供了休閑娛樂的新去處,也讓城市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針對市民關注的家門口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年內有沒有新的建設計劃?

答:口袋公園建設是打造宜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根據我市城市規劃,2025年我市計劃新建10個口袋公園,其中市本級9個,分別是安居苑中心游園、銅莊小游園、鷂山文化廣場、新湖法治廣場、義淮小游園、民安苑游園、新橋口袋公園、瀾棲灣口袋公園和汽車公園;樅陽縣1個,為望龍湖口袋公園。

口袋公園選址通常以居民區周邊零散閑置地塊為主,通過增加人行步道、健身設施、休閑桌椅等,提升小區周邊環境,滿足周邊居民休閑游覽需求。首先,在設計方面,尊重原有場地,盡量保留現有景觀布局,就地利用現有植被、材料,減少資源浪費,多使用鄉土樹種,方便管護的苗木品種,節約建設和后期管護費用。其次,在施工建設方面,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文明城市創建、雨污管網改造、城市更新、開發企業配建綠地等項目,建設城市口袋公園,節約資金的同時解決城市“老舊”難題。最后,在管理運營方面,持續加強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力度,根據打造“最干凈城市”實施方案,按照“席地而坐”高標準,打造“城市客廳級”口袋公園,更好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

問題六:供水管網和燃氣管道是城市的“生命線”,也是群眾關切的“民生線”。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用水用氣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供水供氣服務的溫度和力度,市住建局做了哪些工作?

答:水氣管網作為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人民生活的生命線。在銅陵市建設年代較早的一些小區內,存在各類地下管線管道互相擠占空間、安全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埋深不夠、安全防護措施不夠等情況,而地上的戶內、戶外管線因運行年限長久,老舊破損、腐蝕嚴重,均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為了更好地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供水供氣服務,我市一直將更新改造老化供水管網和燃氣管道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在供水方面,今年計劃改造南山村、金山新村等15個老舊小區,重點實施供水管道、戶管戶表更新改造,以及供水壓力優化改造等,實現老舊小區水質、水壓、水量的穩步改善,受惠居民超過1.5萬戶。在燃氣方面,今年計劃對部分老舊燃氣管道、燃氣設備等進行改造,如東城家園、華芳國際等小區約16公里地下燃氣管道,濱江花園、二冶新村等約12000戶的梯口表外移,以及戶外銹蝕管道、排卡等,以保障用戶用氣安全,有效提升燃氣供應的安全性、穩定性、持續性。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