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英國“最狠”漲價潮,自來水費用翻倍?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4-23  來源:觀點  瀏覽次數:42
 

1

英國水費全面漲價


4月1日是西方愚人節,也稱幽默節,不過在英國生活的人卻一點也笑不出來。因為從這一天開始,英國生活成本將全面上漲。

640 (1)

細數下來,包括燃氣、電費、水費、市政稅、國民保險費、電視電話寬帶費,以及日用品消費在內的十余項支出都將增加。

打開新聞媒體,鋪天蓋地都是漲價的消息。

最夸張的是水費,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水費及污水處理費用將迎來平均6%的漲幅,而蘇格蘭地區的漲幅更是高達8.8%

而且不同公司的價格漲幅確實有所不同,比如安格利亞水務公司將其水價提高19% 至每年 626 英鎊。

南方水務公司的客戶將看到更大的增幅,即47%,每年的費用將增至 703 英鎊。

這幾乎創下英國水務行業私有化36年來的最大漲幅!

在利物浦,單戶家庭年賬單突破600英鎊;在泰晤士河畔的里士滿,低收入家庭的水費支出占比已超過食品開銷。

社交媒體上,#WaterCrisisUK(水危機英國)的話題標簽下,充斥著民眾拍攝的空水龍頭、干涸的浴缸和催繳通知單的特寫鏡頭。

640 (2)

還有居民收到一張187英鎊(約合人民幣1600元)的水費賬單,這個數字是五年前的三倍

有些地方雖然相對漲幅不高,只有10英鎊(約97人民幣),但疊加同時期能源費111英鎊、市政稅最高15%的漲幅,相當于全家每天少吃一頓

人們不得不在“沖廁所”和“買食物”之間做出選擇。

這個生命之源,卻在賬單上成了壓垮英國民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2

英國水費怎么這么夸張?


之前看一個做國際話題的博主和粉絲互動,一個讀者吐槽說,國內壓力太大了,孩子更是卷的要命,羨慕國外的“高收入”和“自由生活”。

但當問他:“你知道在國外,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都會花錢嗎?”他愣住了。

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國內低價甚至免費的東西,在國外能掛出天價,不易覺察的生活隱性成本,會在無聲中吞噬掉普通人的生存空間。

640 (3)

就拿英國此次水費漲價來說,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支付未來五年內高達144億英鎊的投資計劃,提升國家供水安全、減少排入河流和海洋的污水量,并應對水資源短缺和污水泄漏等挑戰。

但這只占很小一部分的因素,究其根本是制度性的問題。在我國,供水業務幾乎不怎么盈利,很多自來水公司都是頂著虧損服務群眾,屬于一個普惠性的民生工程。而在英國,供水業務則是一個暴利壟斷行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時期,英國許多關鍵行業,包括水務,實施了國有化,這是當時工黨政府領導下的一部分。

在這一時期,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水務由公營部門管理,例如水務委員會負責供水、處理和分配。政府的目標是為所有公民提供清潔、負擔得起的水,通常以補貼的價格提供。

英國水務行業的重大轉折點發生在1989年,當時鐵娘子撒切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實施了水務私有化。這一改革是1980年代廣泛的國有行業私有化浪潮的一部分,其他行業如電信、能源和交通也在這一時期私有化。

私有化的理由是希望通過引入私人資本和管理經驗,提高行業效率并進行基礎設施投資。

但事實上,資本是逐利的,自從實行私有化以后,英國的水費開始無休止地漲價。

在私有化5年內,水費平均上升1倍,同時水務公司利潤上升近7倍。

在私有化后的17年間水價上漲了近三倍

直到最近,英國還發生了近三十年最嚴重的通脹,他們的通貨膨脹率,也就是價格上漲的速度最高上升到9.1%,食品、能源、房租價格飆升,帶動水費再度上漲。

終于在資本的操作下,英國人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喝水比吃飯還貴。


3

中國水價為啥這么低?


我們國家是一個非常缺水的大國。水資源總量不到世界的6%,人均更是世界倒數。

2022年《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中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088.1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而中國人口占比全球超過18%,位居世界第一。

這樣算下來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按理來說,中國的水費應該特別貴。但與事實相反的是相比英國夸張的自來水價格,中國的水價全球水價最低的國家之一便宜的就像不要錢一樣

——美國水價是我國的五倍,歐洲的一些國家的水價是我國的十幾倍。

北京水價是中國最貴的,一噸水5塊錢,一個人一年大約連喝帶用要用四五十噸水,就算250塊錢。

如果是英國生活,一個人要交2000塊錢左右,三口人要交6000多塊錢。

這還是北京這種水價貴的城市,如果在廣州一噸水才一兩塊錢,并且十三年都沒有漲過價。

為啥中國缺水,水費還便宜?說得宏觀一點,這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畢竟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

640 (4)

本質上這種懸殊源于完全不同的治理邏輯中國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1%,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消化了80%的供水成本。

你仔細看看各地的自來水公司,無一例外都是國有的。水務再怎么說也是涉及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在我國不可能私有化,不會讓資本參與進來。

我國水價以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構成,要考慮的是民生,所以并不逐利,像一些城市十幾年才漲價一起,在外國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長期低水價必然帶來供水公司的虧損。自來水的成本可不止水本身,新建水廠、管道改造等等都要巨大投入。

翻看各地自來水公司的財報,大多是虧損的容易陷入“虧損—調價—再虧損—再調價”的惡性循環只能保障大家有水用,有水喝,很難實現“喝好水”。

與水資源緊缺的現狀不符,同時也不利于提高供水標準。

如果將水交給市場,換來的是資本狂歡下的民生赤字。但如果過度堅守水價底線,將會面臨技術升級的艱難爬坡。

因此,必須找到平衡市場與民生的第三條路。

重新定義水的屬性,讓每一滴水都流淌著公平與可持續的價值。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