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月7日消息,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大禹節水提問:農業節水項目常涉及與農戶的利益綁定,公司如何通過“農戶參與式管理”或收益分成模式提升項目可持續性?這類模式是否已規模化推廣?
公司回答表示:以云南省元謀縣大型灌區丙間片11.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為例,該項目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總投資約3.08億元,涉及4個鄉鎮、16個村委會、110個自然村,受益農戶1.33萬戶、6.63萬人。項目實施后,建立了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共建、共管、共贏的模式。
具體而言,項目建立了初始水權分配機制和分類水價形成機制,將用水量確權頒證到戶,調整水價,實現了運營盈利。同時,設立了農業節水激勵和精準補貼機制,設立節水獎勵和精準補貼基金池,并納入縣級預算。項目區采取超定額累進加價收取水費,并出臺政策對節水農戶和水稻種植戶進行獎勵和精準補貼。此外,組建了元謀縣大型灌區用水專業合作社,支持群眾參與,籌資2725.96萬元入股項目公司,參與收益分享。
通過上述措施,農戶在項目中不僅獲得了經濟收益,還增強了對節水灌溉設施的維護意識,提高了項目的可持續性。大禹節水以“元謀模式”為基礎,在全國各地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類形式的模式創新,形成了一整套能夠有效聯接政府、市場、農戶等多元主體,適應不同水源、作物、種植結構、種植方式和氣候條件的合作模式。“元謀模式”的升級創新具備整縣推進及復制推廣的基礎,并相繼在西南、西北、華中、華北、華東等地區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