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湖南迎來主汛期,降雨集中、河流洪水多發。面對暴雨,飲用水的安全是群眾關心的焦點。
近日,慈利縣零陽街道白云七組,居民譚啟林正在用自來水清洗著水果,絲毫不為暴雨之后的水質擔憂。

譚啟林介紹起生活的“新變化”。“以前白云七組的水經常的停水,水壓也不穩定,特別是一下雨,自來水就很渾濁,十天半月才會漸漸恢復。現在的水壓不僅穩定,水質也提高了不少,暴雨下了這么久,家里的水一直都是這么清澈。”

據了解,慈利縣位于澧水中流,縣城供水主要依賴溇澧二水,隨著溇澧上游工、礦業的發展,難以滿足水質達標要求。尤其在汛期,更是無法滿足全城群眾所需。直到2023年,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引趙入城)項目正式進入試運行,“放心水”“安全水”開始流入千萬家。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慈利縣趙家埡水庫距縣城約33千米,水庫庫容達6130萬立方米,平均年產水量4500萬立方米。水質不僅符合國家各項標準,且指標優良,常年在Ⅱ類、Ⅰ類水范圍內。通過引水工程,汩汩清泉實現“入城”。
銅臺水廠屬于“引趙入城”項目建設內容。水廠廠長卓尚奎介紹,“我們引入趙家埡水庫的水,再通過我們水廠的反應池,平流池,過濾池到清水池四道工序,送入群眾家中,銅臺水廠建成后,日處理量可達五萬方,解決了近15萬群眾的用水問題。”

2024年,慈利縣在大力實施“八大行動”的中,將城鄉供水一體化,作為推動“區域共進”的突破口,行動確定了打造9處省級以上標準化農村供水的目標任務。“引趙入城”項目二期預計年底通水,項目將徹底解決零溪、苗市等鄉鎮約5萬人的用水需求,象市水廠項目(一期)預計于年底完工,將解決通津鋪、杉木橋、象市、江埡、趙家崗等5個鄉鎮約12萬人的用水需求。另外,城區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項目也在有力推進當中,截至目前已完成供水管網改造約55km,供水品質進一步提升。下一步,慈利縣還將啟動龍潭河鎮金長水廠、三合鎮莊塔水廠、鴨子口水廠的建設任務,并對全縣現有的14座水廠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