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6月5日至6日在寧波舉行。
會上,
寧波將作為發言單位之一,
交流經驗做法和典型成效。
為什么這次大會會落戶寧波?
寧波在現代化水網建設方面
有何經驗之談?
一起關注~
今年是寧波市現代化水網建設關鍵之年,寧波市按照水利部水網建設的決策部署要求,以“一城一水一網”為總目標,重點圍繞構建安瀾防洪、品質供水、幸福河湖、數字孿生、管理支撐五大體系,蹄疾步穩打造現代化水網市域樣板,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立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全省的60%、不到全國的50%的區域實際,寧波敢為人先、爭創一流,不僅在全國率先落實縣(市)水務一體化改革,入選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還高分通過第四次國家節水型城市省級復查,水網建設投資連續5年超百億元,投資總額居全省首位。
水網,是怎樣的一張網?寧波的水網建設進展如何?是怎樣規劃利用好每一滴水的?下一步還會有哪些謀劃和部署?讓我們一起追尋。
姚江大閘
1
優質源頭水流進千家萬戶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
6月3日,來到寧波市水庫群東西線聯通工程施工現場,看到數十名工人正忙著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挖掘車、運輸車穿梭不停。該工程概算總投資20.08億元,通水后將切實增加寧波東部地區的供水量,提升應急供水能力,滿足300多萬名群眾的優質供水需求。
葛岙水庫
飲水安全是民生頭等大事。寧波圍繞構建“南水北調、東西互濟、三源聯網、分質分供”供水保障體系,著力打造多水庫聯合調度、多管道聯網供水、多水源互為備用的供水保障新格局,城鄉供水一體化讓百姓實現了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切實轉變。
“寧波供水由本地水源、境外水源、再生水水源三部分組成,為持續優化‘點—線—群—網’輸水、配水格局,寧波市已實現水庫原水互聯互通、水庫水廠聯網、市區高速凈水環網互保,全域聯網供水能力達到235萬噸/日。”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時針撥回到2020年6月19日10點53分,隨著一聲“開閘放水”,寧波最大境外引水工程——欽寸水庫正式通水。自此,欽寸水庫每日向寧波供應35萬立方米優質原水,解決了寧波市區近1/5的用水需求。寧波境外引水點多量大,是省市水網銜接的重要節點。目前已建成欽寸水庫—寧波、湯浦水庫—慈溪、曹娥江—慈溪、浙東引水—引曹南線等跨境引調水工程,境外引水量占全市可供水量的1/4。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供水問題,寧波正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多措并舉提升城鄉供水保障能力。一方面,推進大嵩水廠、毛家坪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城鎮供水能力達到540萬噸/日;另一方面,實施城鎮水廠延伸覆蓋和農村供水“應通盡通”工程,實現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省定標準達標率100%,城鄉同質化供水覆蓋率達到98%。
2
三江分洪 多區協調 百閘聯動
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海塘安瀾行動任務
眼下,余姚市陶家路江排澇樞紐及供水工程進入主體土建收尾階段,主泵房外部已完成,主泵設備和各閘門的安裝正在有序進行。該工程是余姚市擴大北排工程中的骨干工程之一,被列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庫,自2022年12月開工以來,350余名施工人員加班加點趕進度,確保實現2024年7月15日通水目標。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是全國重要防洪城市之一。圍繞流域系統治理,寧波已構建“上蓄、分洪、外擋、下排”流域防洪治澇新格局,建成“蓄泄兼籌、高速分洪、高標防御、高效強排”安瀾防洪體系,并形成三江分洪、多區協調、百閘聯動的高效聯合調度機制。
除了余姚市陶家路江排澇樞紐及供水工程,寧波還在積極推進城市核心區三江干流堤防提標和沿海沿江閘泵建設。目前已實施王家洋泵站、界牌碶泵站強排工程,已推進海塘安瀾建設工程545公里,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海塘安瀾行動任務。
鎮海海岸帶生態修復及海塘安瀾(一期)工程
每次臺風暴雨襲擊,柳汀立交橋等下穿道路都會發生內澇。為此,寧波積極編制排水行業防汛預案,建立應急響應機制,新建閘門井、雨水排口、強排泵站,同時引入視頻分析技術,實現全市低空雷達探測全覆蓋,新建城區積水監測點位200余個,確保城市基礎設施、民生設施安全有效運行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下一步,寧波還將加快推進流域東西南北四條高速分洪水路建設,提速甬江流域北排工程建設,盡早完成姚江北排二通道主體工程,加速開展甬江流域南排通道工程前期研究,實現流域洪水高速有序分洪。
3
建設“十廊百河千村”
城鄉居民15分鐘親水圈覆蓋率達到80%
占地面積460多畝的明月湖,像一輪明月鑲嵌在慈溪市南北向的新城河和東西向的潮塘江交匯處,沿線串聯濱江公園及多個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成為百姓“家門口”的濱水休閑綠帶;海曙區全面實施古林鎮水安全提升、水景觀美化、水生態提質等河道系統治理工程,暢通行洪通道,建成生態護岸約9公里、綠地公園8萬平方米,再現江南水鄉秀美風光……近年來,寧波圍繞“河湖安瀾、生態宜居、和諧富足、全民共享”的幸福河湖體系,建設形成“十廊百河千村”的全域幸福河湖總體格局。
月湖
2023年12月5日,寧波市委、市政府以總河長令形式發布《寧波市全域建設幸福河湖實施方案(2023—2027年)》,在目標定位上,將省定的80%區(縣、市)全域幸福河湖建設目標覆蓋率調整為100%;省控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力爭達到100%,比省定目標高出4個百分點。
夏日傍晚,微風徐徐,從一眼繁華的東部新城出發,游船輕盈地行駛在悠悠塘河之上,沿岸樓宇、綠道、古橋徐徐映入眼簾。笑語盈盈間,游船行至鄞州區云龍鎮,在波光粼粼的沿山干河畔,龍舟隊隊員正在岸邊熱身……
“我們依托河道、湖泊、山塘,建設濱水綠道、親水堰壩、風雨廊亭等親水便民設施,并以此為中心向兩岸輻射,讓居民從村(社區)出發,步行15分鐘內快速抵達1個或多個親水節點。”市河道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寧波已開啟全域建設幸福河湖新階段,全面構建“點、線、面”三級串聯的立體幸福河湖示范網絡,2024年計劃打造幸福河湖25條、城鄉親水節點78個、高品質水美鄉村50個,城鄉居民15分鐘親水圈覆蓋率達到80%。
4
調水工程裝上“智慧大腦”
數字孿生工程加速推進
自水利部啟動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工作以來,寧波加強頂層謀劃,建機制搭平臺,壓茬推進。數字孿生甬江和數字孿生周公宅—皎口梯級水庫兩項工程入選水利部先行先試試點,并均已通過驗收。
寧波甬江流域數字孿生平臺
什么是數字孿生?寧波市水資源信息管理中心負責人認為,它為水庫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提供了“新引擎”。
周公宅水庫、皎口水庫是位于甬江流域鄞江上游的串聯水庫,地處寧波歷年暴雨中心四明山區,洪水預報調度難度大。如何進行兩座水庫聯合錯峰調度,一直是水利部門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2022年5月,寧波啟動數字孿生周公宅—皎口梯級水庫項目,聚焦信息基礎設施、數字孿生平臺等領域,將數字孿生系統打造成為水庫的“調度專家”,兩庫聯合預報調度方案的制定時間從原先的10分鐘縮減至1—2分鐘,顯著提升洪水預報效率。
為提升城區供水網管理調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寧波對面向城區供水的11座水庫、7座水廠、7處調節泵閥、原水管網、供水環網等進行先行先試,加快推進數字孿生水網建設,已在這張巨型“水網”上設置安裝了1.1萬個感知監測點位,形成水利水務24小時實時聯感。
與此同時,寧波積極探索迭代升級智慧水利平臺,通過完善水網數據底板、模型平臺、知識平臺、業務應用四方面建設,2024年實現重點排水泵站工情監測全覆蓋、重要山塘水位覆蓋率達到30%,全市所有村級水站水量在線監測率80%、水質在線監測率60%以上。
如今,寧波正研究建立“工程帶數字孿生”機制,逐步實現新建水利工程的數字孿生與工程建設同步實施。下一步,寧波將以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為引領,推進新建大型和重要中型樞紐水網工程數字孿生建設;同時,按照計劃有序啟動實施白溪水庫、鎮海海岸生態帶和海塘安瀾等6個數字孿生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