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過去靠吃‘望天水’,自從家里通了自來水后,生活質量提高不少!”1月17日上午10時許,息烽縣養龍司鎮螞蟥村油榨坪組,46歲的村民陳顯明打開水龍頭接水喂牛時說。

油榨坪組雖然在供水末端,但是水壓大,供水有保障。

有了自來水,陳顯明家養的牛飲水有了保障。
油榨坪組地勢較高,遠離水源地和大集鎮,在自來水管網沒有覆蓋之前的幾十年,幾十戶村民喝的都是“望天水”。村民們只能在房頂上圍一個10多厘米深的“蓄水池”,接雨水供人和牲畜飲用。這樣的水,不管是供水量還是衛生都沒有保障。
2012年起,息烽縣水務局開展全縣水源、水廠、管網互聯互通工程。2019年,陳顯明一家終于和城里人一樣,喝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
近年來,息烽縣通過整合各類資金8.63億元,實施“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三大工程,持續延伸拓展末端供水“毛細血管”,推動供水管網進村入組入戶。目前,全縣城鄉自來水覆蓋率達100%,集中式水廠供水覆蓋率達98%,水質檢測合格率達100%。

息烽縣已形成“六縱一橫”供水管網圖。
“大水源”筑牢源頭“大水缸”
1月16日中午11時許,記者到達息烽縣魚簡河水庫,一眼望去,不規則的水面向遠處的兩山之間延伸。清風拂過,庫水碧波蕩漾,周邊是茂密的森林,讓人恍如走進了一處風景區。

魚簡河水庫。
魚簡河水庫是息烽唯一一座已建成的中型水庫,也是一處非常重要的飲用水源,是保障息烽城鄉供水的壓艙石。地處烏江流域的魚簡河水庫,壩高81米,約27層樓房高度,正常蓄水位1057米,水庫總庫容是104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是890萬立方米。

魚簡河水庫81米高的大壩。
據息烽縣水務局水務工程建設站負責人劉洪雨介紹,通過全縣聯網互通的管網,魚簡河水庫的水最遠可以輸送到四五十公里外養龍司鎮的偏遠村寨!

通過大管網,可以把魚簡河水庫的水輸送到四五十公里外的村寨。
據息烽縣水務局統計,截至目前,息烽全縣已建水利工程35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即魚簡河水庫,小(一)型水庫6座(上溝、小橋河、下紅馬、枧槽溝、中壩、高洞),小(二)型水庫28座,在建水庫2座(兩岔河及清沙河)為息烽縣城鄉供水提供了穩定的水源保障。
“大水廠”構建連通“雙保障”
水源地只是供水的源頭,還需要把水提灌到水廠,按照一定的標準經過一系列的消毒和凈化后才能安全地供人畜飲用。記者探訪了供應息烽鄉鎮最大的兩個水廠,一個是西山水廠,一個是九莊水廠。
“我們水廠的日供水量可以達到8000立方米。”1月16日,西山水廠工作人員王維倫說。西山水廠始建于2003年,經過幾次升級改造,現在這里的水處理設施越來越先進,完全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運行。

西山水廠的一套大型水處理設施。

原水通過多個水池后得到消毒和凈化。
記者注意到,從水庫自流來的原水,首先進入第一個凈化池,一個水龍頭不間斷的往池子里滴入聚合氯化鋁。這是一種絮凝劑,可以把原水里的一些雜質凝結在一起,再通過后面的凈化池進行分離。通過多個凈化池凈化后,水已經被處理得清澈見底,再經過一個處理設備處理后流入蓄水池儲存,通過管網輸往各地。
在九莊水廠,水處理設施和工藝更為先進,尤其是采用了陶瓷膜過濾,這種過濾方式在全國也是很領先的。經陶瓷膜過濾后的水質非常優秀。工作人員用空礦泉水瓶接一瓶,和原瓶礦泉水一樣清澈透明。

九莊水廠的水處理設備。

經過九莊水廠處理的飲用水非常清澈。
記者了解到,在水廠的標準化管理方面,息烽縣西山水廠和九莊水廠不但全省領先,在全國也處于前列。2023年,兩座水廠經貴州省水利廳審核推薦至水利部申創優秀。
據介紹,息烽縣在2019年有農村供水工程504處(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301處、分散式供水工程203處),通過四五年的聯網覆蓋、提質改造,目前該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縮減至31處(其中水廠20座、小型工程11處)。
息烽全縣農村供水工程的從多到少,實際是水源保障能力從弱到強的一個轉變,通過“大水廠”建設,大大提高了全縣農村的供水保障能力。目前供水規模達到了每天9.8萬立方米,覆蓋了全縣161個村24.41萬人。
“大管網”織密供水“兜底網”
水源有了保障,高標準化的水廠有了之后,接下來最為關鍵的,就是鋪設龐大的管網,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輸送到千家萬戶。
早謀劃、早行動,息烽縣走在了全省解決農村供水的前頭。自2017年以來,通過不斷升級改造,依托大水源、大水廠,通過聯網工程整合水源,構建起“六縱一橫”城鄉供水網絡,打造了“水系連通、水源互補、管網相通、調控自如”的大水網。

魚簡河水庫聯通西山水廠管道。
截至目前,全縣建成供水管網達7600公里,形成由南向北互聯相通的“三位一體”(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供水格局,全方位提高了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很顯然,養龍司鎮螞蟥村油榨坪組村民陳顯明等人,就是“三大工程”的受益者。在水龍頭下“嘩嘩”地接滿水,他把這盆水端到10多米外的牛圈處供牛飲用,牛圈里面養了大大小小的9頭雜交牛。小的四五個月,大的1歲出頭。

供水有了保障,螞蟥村油榨坪組村民的牛養得膘肥體壯。
“再養幾個月,就賣出去!”陳顯明指著幾頭1歲多的牛說,每一頭牛賣出去可以掙幾千元。
“還是要感謝水務局給我們安好了自來水管,要不然也不敢養這么多。”陳顯明說,之前他頂多養兩三頭牛,如果在缺水的季節,根本無法保障飲用。
依靠穩定的用水保障,當地把養牛規模從之前的10多頭擴大到100多頭。喂養半年到一年賣出去,每頭牛就可以賺到兩三千元,這已經成為當地一個致富增收項目。

上溝水庫聯通西山水廠管道。
下一步,息烽縣將繼續堅持“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目標,織牢城鄉供水一體化“一張網”,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城鄉供水價格與供水成本聯動機制,推動實現“以水養水”,促進農村供水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