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水務企業虧損盼漲價 專家稱水價大幅上漲不現實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9-12  來源:中國經濟視時報  瀏覽次數:592
    水價上漲一直是各大水務企業近幾年急切盼望的一件事。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日前在北京關于提高水價的表態,似乎讓一切都變得近在眼前。
 
    “水務企業全線虧損,水價被動上漲的壓力很大,但真正實現起來有很大難度。”長期研究公用事業改革的國融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智慧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還沒有建立起公用產品價格和成本聯動機制之前,水價上漲實際操作起來很難。更何況目前通脹壓力大,漲價會十分敏感。

    水務企業急盼漲價

    在全國,十年不調水價的地方并不罕見。據了解,江西南昌有8年沒調整過水價,四川省三臺縣有9年沒調整過水價。

    “沈陽南海等地整整十年都沒調整過水價,其中沈陽市居民水價目前是1.9元/噸,這樣的水價根本不能反映目前水企的經營成本。”沈陽水務集團一位工作人員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水務企業的生產成本由市場決定,但成品水的價格卻由行政定價,虧損在所難免。

    “政府行政定價的過程中忽略了市場因素,水價偏低造成水務企業政策性虧損。”李智慧認為,就眼前來看,對普通百姓是一種利好。但長期看,企業長期虧損,可能導致為市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降低。

    重要的是,應由地方政府進行補貼的政策性虧損,很多地方都是在補貼了幾年以后就沒了下文,或者根本不予補貼。“現在地方財政也都比較緊張,很難再拿出一筆錢補貼給水務公司。”李智慧告訴記者,行政定價導致企業政策性虧損,但真正得到補貼的企業很少。

    一份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1~5月,全國水務行業稅前利潤率為-1.17%,其中,供水行業和污水處理行業均呈現虧損。

    中國水務集團董事局主席段傳良在2008年一季度的業績會上表示,今后數年國內的水價將會繼續上升。段傳良認為,目前國內的水價仍普遍較低,占支出比例僅為國外的一半左右,隨著國內城市化進展加快,“水價回歸市場已成為必然趨勢”。

    “水價調整應該引入市場機制,讓成本與價格聯動。”李智慧表示,如果仍然按照行政定價執行,水企就會不堪重負,形成行業性困境。更何況目前物價上漲的壓力很大,即使水價只占居民家庭總支出的1%(北京最高,約占總支出的2%),但只要是涉及漲價,仍然會成為非常敏感的公共話題。

    大幅度上漲不現實

    “一些省份已經在水價上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目前尚未得到水價上調的具體方案。”首創股份一位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今年的水漲價都在預期中。

    “目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和消費品價格都在上漲,水企的生產成本也在上漲,水價有被動上漲的壓力,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李智慧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地方水務企業想要調整水價,不僅要經過價格聽證會同意,還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批準。而很多地方水價調整方案即使通過了價格聽證會,也會被當地政府“卡”住。

    分析人士認為,水價難以上漲的壓力主要來自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國務院近期工作重點仍是“防通脹”,同時,地方政府對上調水價也有諸多考慮——民生、穩定等都是重要因素。

    “為了穩定物價,地方政府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讓水價大規模上漲。”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水利部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因此水利部的水價調整說法僅僅是上調水資源費。而水價定價權在地方政府,中央很難進行集中統一調控,所以,水價大規模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更何況,水是自然壟斷的公共服務產品,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場機制中的供需關系來定價。“在任何國家,水都是政府行政定價,政府會依據行業平均成本確定水價,一般確定一個較低的價格,中間差額將由地方財政向水務企業進行政策性補貼。”傅濤表示,水價走勢不可能按照一個或幾個企業的經營成本來確定。“必須和地方經濟發展以及穩定物價相匹配。”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