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頭供水廠內,工作人員按照流程檢查設備設施運行情況。
近日,水利部發布《關于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通過3-5年時間,初步形成體系布局完善、設施集約安全、管護規范專業、服務優質高效的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格局。到2035年,我國農村供水工程體系、良性運行的管護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農村供水現代化。
喝上安全水,是關系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近年來,臺山市積極推進農村飲水改造工程,完善現有規模化水廠設備設施,讓鄉村百姓用上便捷的“放心水”,為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源頭活水。其中,田頭供水廠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農村供水“粵美水站(廠)”。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陳方歡 通訊員 洪舒婷
遠程監控 全程監測生產過程
田頭供水廠位于赤溪鎮沖金村的飛鵝山下、豬乸潭水庫旁,廠區占地面積約0.67公頃(10畝),以豬乸潭水庫的優質飲用水源為原水,設計供水能力為每天3.5萬噸,最大可達每天4萬噸,是目前臺山供水能力最大的鄉鎮供水廠,并網供水范圍覆蓋赤溪、斗山、都斛鎮,可滿足10萬人口的用水需求。目前,田頭供水廠服務3萬人口,其中農村人口2.4萬,供水入戶率為95%,對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作為保障江門市廣海灣經濟開發區發展用水的重要基礎設施,田頭供水廠取自豬乸潭水庫的優良水源,配以目前國內先進的制水系統,并在生產過程中實行遠程監控和全程在線監測,向千家萬戶輸送的自來水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飲用水水質衛生標準。自投產以來,實現水費回收率100%、管網漏損率13%、檢修及時率100%,在臺山鄉鎮水廠中表現突出。
田頭供水廠相關負責人表示,廠區在生產過程實行遠程監控和全程在線監測,并配備濁度、余氯、pH值等水質常規檢驗設備,配合供水人員每小時的人手檢測,以獲取更準確嚴謹的數據。廠區還配置了魚類生物反應池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測,針對魚類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制定應急方案,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此外,田頭供水廠定期開展生產隱患排查及整改,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強化員工對應急預案的執行力。
今年7月,田頭供水廠憑借達到“設施良好、管理規范、供水達標、水價合理、運行可靠、整體美觀”的標準,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農村供水“粵美水站(廠)”。
推動農村小型集中供水
改造提升
田頭供水廠的突出表現,是臺山市扎實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20-2021年,臺山市實施6宗農村飲水改造項目,工程投資約4748.95萬元,解決200條自然村的飲水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提早兩年完成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任務。
為更好地解決農村用水穩定、用水安全等問題,臺山市水利局謀劃推動農村小型集中供水提質改造工作,通過采取“以大并小”的方式形成“聯村并網”,并就近與規模化水廠進行銜接。2022年,該局啟動臺山市小型集中供水提質改造工程(第一標段),項目覆蓋斗山鎮、都斛鎮、深井鎮、川島鎮(下川部分),工程完工后,將解決1.8萬名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預計今年底前完工。
接下來,臺山市水利局將推進179條自然村的供水提質改造工程,涉及海宴、赤溪、端芬、北陡、川島5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