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先進定額示范引領、通用定額約束規范”的標尺作用,促進全社會節水,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自2007年以來,市水務局在服務領域共計制定了12項用水定額地方標準,主要適用于公共機構、商務樓宇、健身娛樂、軌道交通等服務行業日常用水管理和節水考評工作,成為貫徹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度支撐。
《用水定額標準》從上海特色出發,成為國內第一次制定和發布的商業樓宇等特色用水定額。根據用水情況細化行業分類,全國首創提出定額基準值+調整系數的定額體系,增強標準的剛性約束和管理適用性。標準發布后,通過線上、線下多途徑開展標準宣貫,并廣泛應用于節水規劃的編制、水資源論證、節水評價、工程建設項目的節水設施設計方案審核、節水型社會載體建設、以及單位內部用水管理,為規劃的源頭控制、節水、過程管理以及用水單位節水技改的取、供、用等全過程節水提供支撐。
《用水定額標準》的實施和推廣,加快了節水生產和節水生活方式的轉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果。
一、為“以節水擴大發展空間”提供基礎支撐
自2007年上海市發布首部服務業用水定額地方標準DB31/T391,至2022年DB31/T 680.10發布期間,通過《用水定額標準》引領和規范,城市公共用水以4.8%的水量增長支撐了服務產業345%的產值增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節水擴大發展空間”理念。
二、為政府社會治理政策出臺提供技術依據
市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建立健全上海市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實施方案》,明確自2020年12月1日起上海全面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用水定額標準》為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帶來更加科學、合理的核定依據。同時,用水定額作為水效指標納入了《上海市產業能效指南》,指導全市產業效能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工作。
三、為節水型社會(城市)載體創建提供評價依據
服務業用水定額標準基本覆蓋了學校、醫院、旅館、洗浴、商務樓宇、地鐵等主要服務業行業,行業水量覆蓋率超過80%。上海積極開展節水型社會(城市)建設,將用水定額達標情況作為重要技術評價指標。2007年至今,全市共創建節水型學校598家,節水型單位(醫院、機關、事業單位、賓館)584家,進一步夯實上海“節水型城市”建設基礎。
四、為單位節水數字化改造實現智慧管理提供目標導向
為加快推動本市節水領域數字化轉型,市水務局以定額管理為支撐,有效推進服務行業合同節水+智慧節水管理。如聯合市教育委員會積極推動高校智慧節水平臺建設,目前有13所高校開展合同節水+智慧節水管理。上海地鐵利用智慧化手段完善節水管理,逐步搭建“計劃用水+用水定額”的智慧水務平臺用水管理數字化底座,形成智慧化“管、控、析、饋”的節水運維新態勢。部分車站、基地節水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如蒲匯塘基地2022年用水量從原年均18.8萬立方米降低至13.2萬立方米,節水幅度高達30%。
上海將繼續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治水思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進一步發揮《用水定額標準》的引導作用,打造節水示范標桿,助力城市節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