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記者從亞洲最大污水處理廠——上海白龍港污水廠獲悉,8月30日前,總投資22億元的200萬噸污水處理工程將建成并進入試運行。負責該項工程的總工程師趙一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按照上海市相關規劃,明年白龍港污水處理廠還將繼續投入巨資進行擴建工程。
趙一德表示,污水處理廠的建立一方面影響著一個城市的整體文明發展程度,另一方面也扮演著城市環境建設過程中的“清道夫”角色。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于上海浦東新區合慶鄉東側長江岸邊,總用地面積120公頃。隨著該污水處理廠120萬噸升級改造工程和80萬噸污水處理擴建工程將建成并進入試運轉,年底前日均處理量達200萬噸的污水處理工程將全面發揮污水處理效益。
據趙一德介紹,一旦白龍港污水處理廠200萬噸污水處理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可為整個上海市處理三分之一的污水量,并且其污水收集管道系統遍及上海市中心城區中的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閔行區以及浦東新區部分地區。以上海外環線以內的市中心為例,這一地區的自來水用量日均約600萬噸,而日均污水量按照自來水用量的九折計算,每天約有540噸需要處理。對方表示,這540萬噸污水中,約1/3將由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處理。其余2/3將由上海竹園污水廠、石洞口污水處理廠和市中心另外近10座小型污水廠共同處理。
目前長江口岸每季爆發的赤潮問題就與長江口岸的污水排放有關。據悉,除了天氣原因,水質中富含氮和磷是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按照國際相關規定,污水處理廠必須對所有排放達標水質進行去氮除磷工藝。另外,隨著長江流域污水排放量增加,沿岸水域的水質自凈能力明顯低于江心水域。為此,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方面表示,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今后該廠達標污水除了經過“物理處理—生物處理—去氮除磷”深度處理外,還將深入長江流域中心進行排放。
雖然設定了200萬噸的處理量,但是隨著上海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上海地區的城市污水量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污水處理廠擴建勢在必行。趙一德告訴記者,2002年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日均處理量約在100萬噸,2004年達到140萬噸,2007年達到160萬噸,到今年,這一數字已經升至近200萬噸。
記者了解到,明年白龍港污水處理廠還將繼續擴建數十萬噸的污水處理工程,以解決上海城市化發展帶來的污水燃眉之急。該污水處理廠日前已向上海市建交委提交了擴建申請。如無意外,擴建工程將于明年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