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總投資超46億元,為什么首要任務是向天府新區供水?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25  來源:四川日報  瀏覽次數:257
 

本篇文章約2450字,閱讀需要7分鐘

“第二水源”

李家巖水庫任務以城鄉供水為主,主要是為成都市提供應急備用水源,通過管網可將李家巖水庫的水輸往成都市自來水六廠、七廠,在都江堰來水出現突發污染等情況時,可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基本保障成都主城區約30天的用水。

“第三水源”

三壩水庫主要任務之一也是為城鄉供水,建成后每年可向天府新區供水1.01億立方米,緩解可能出現的用水緊張;利用其防洪庫容削減洪峰,基本可將邛崍市防洪能力從20年一遇提高到約30年一遇;具有灌溉、發電等多種綜合效益,是重要民生水利項目

堅實支撐

待第二、第三水源全部建成投用后,成都水資源配置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三大水源供給基地可進一步互聯互通、多元互濟,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成都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3月29日,成都市三壩水庫工程開工建設,成都再添一座大型在建水利工程。(點擊查看相關報道>>)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可研報告的批復,三壩水庫工程規模為大(2)型水庫,水庫正常蓄水位691米,總庫容1.61億立方米,總工期54個月(不含籌建期),工程總投約46.23億元。

至此,成都已有兩座大型、一座中型水利工程在建,分別是“第二水源”工程李家巖水庫、“第三水源”工程三壩水庫,以及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久隆水庫。這樣的水利工程在建規模,在國內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比較少見。

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坐擁都江堰的豐沛來水,成都建設第二、第三水源,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為何要建新水源?

都江堰單一水源未來或將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必須超前謀劃建設

↑ 三壩水庫效果圖

打開地圖,岷江、沱江兩大水系勾勒出成都的“藍色血脈”。

“成都地勢整體西高東低,沱江因受地勢條件影響,水資源利用難度較大,所以都江堰的來水成為成都生產、生活、生態的主要水源,也是成都市的‘第一水源’。”成都市水務局規劃計劃處處長昝峣說。

發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母親河。每年春夏兩季,上游高山融雪和豐沛降雨給岷江帶來浩大的水流。

都江堰水利工程正是利用岷江豐沛來水優勢,逐步發展出一個涉及7市40縣(市、區)、灌溉面積達1133.2萬畝的全國第一大灌區。而在都江堰灌區中,成都無論是人口數量、經濟體量,還是用水總量,都是最大的一個城市。


水利廳規劃計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都江堰水利工程年均引水量為100億立方米,而岷江上游(魚嘴斷面)年均來水量約140億立方米,相當于岷江上游70%的水都通過寶瓶口及六大干渠引走,用以滿足都江堰灌區的生產、生活、生態之需。

“盡管如此,用水還是緊張。”該負責人介紹,國際社會公認的用水緊張線是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700立方米,目前都江堰灌區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071立方米。

昝峣表示,成都用水緊張的問題也日益突顯,不同程度存在區域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隨著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增長,用水量將逐年增加,都江堰單一水源未來或將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改變單一水源的供水模式,也有安全的考慮。”昝峣記得,2013年7月,受強降雨影響,岷江上游遭遇山體滑坡,大量泥沙進入岷江河道,導致都江堰來水濁度急劇增高,市內兩大自來水廠被迫停止制水,不能正常供水,造成一周時間內成都主城區約8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受到影響。

其實,國家對單一水源供水城市,一直有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的要求。盡管成都早已建有磨兒灘應急水源工程,但由于儲備水量有限,在應急狀態下,僅能維持向成都中心城區供水3天左右。

昝峣表示,無論是考慮未來城市的發展之需,還是考慮當下的供水安全保障,都必須超前謀劃、加快建設新的水源地。

將發揮什么效益?

三大水源基地將形成多元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3月29日,在距三壩水庫開工現場40多公里的崇州市文井江鎮,李家巖水庫大壩正進行填筑施工。每天,130余輛重型卡車裝滿石料,為大壩“長高”提供原材料。

“我們在汛前加緊施工,力爭明年5月完成大壩填筑,明年底達到下閘蓄水條件。”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巖公司執行董事韓霄說。

作為成都市“第二水源”工程,李家巖水庫建設任務以城鄉供水為主,主要為成都市提供應急備用水源。“李家巖水庫工程的配套工程是城鄉供水隧洞。”韓霄介紹,未來通過管網可將李家巖水庫的水輸往成都市制水能力最大的成都市自來水六廠、七廠,在都江堰來水出現濁度急劇增高、突發污染等情況時,可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基本保障成都主城區約30天的用水。

新開工的三壩水庫,其主要任務之一也是為城鄉供水,是成都規劃的水安全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必須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水利廳水資源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水資源如果不能保障,城市發展將失去重要支撐。

三壩水庫建成后,首要任務是向天府新區供水。昝峣表示,天府新區近年來人口、產業、城建迅速擴容,但該區目前仍主要依靠都江堰的單一水源,未來或將出現用水緊張情況。待三壩水庫建成后,每年可向天府新區供水1.01億立方米,緩解可能出現的用水緊張。

三壩水庫的建設還能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完善南河流域防洪體系。昝峣介紹,三壩水庫建成后,利用其防洪庫容削減洪峰,基本可將邛崍市防洪能力從20年一遇提高到約30年一遇。

“除了城鄉供水、防洪,三壩水庫還具有灌溉、發電等多種綜合效益,是一個重要的民生水利項目。”成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待第二、第三水源全部建成投用后,成都水資源配置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三大水源供給基地可進一步互聯互通、多元互濟,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成都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