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對廣大環保企業來說,將面臨巨大的轉型機遇。
城鎮水務作為支撐我國社會經濟和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行業,在提質增效、減污降碳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目前,水務行業的碳排放約占全行業的1%~2%,“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目標的提出,為企業帶來了減少碳排放的機遇和挑戰。
展望未來行業發展,技術創新、協同治理是生態環境領域“常談常新”的重點課題。衡量污水處理廠的標準也從單一技術標準向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標準轉變,污水處理事業也面臨著新技術、新格局的轉變。在“雙碳”目標下,北控水務集團積極探索水務環保產業的減排降碳思路,凝聚集團技術、產品、交付和運營等核心團隊多年實踐經驗,將概念變為實踐,并以此為核心競爭優勢,從設計端到管理端共同發力,助力實現低碳貫穿全流程的目標。
“雙碳”目標對生態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對基礎設施建設、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高品質精準化服務、技術產品創新迭代等方面都產生廣泛影響,也成為每一個環保企業淬煉自身內功的重要方向。
在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面,北控水務集團以低碳機理為先導,以技術和技術路線的優化為手段,以設備能效提升為助力,以好氧堆肥污泥全部實現資源化利用為支撐,疊加光伏能源的利用、智慧運營平臺的賦能,踐行城鎮、鄉村污水處理廠低碳理念。
在積極踐行以低碳方式處理污水的發展理念下,不乏成功案例證明北控水務集團在處理水務問題方面的創新實力。2021年,北控水務洛陽市瀍東污水處理廠成功入選2021首批城鎮污水處理低碳運行案例,而且是唯一一個專家實地核驗的項目。該項目設計規模20萬噸/日(遠期規模30萬噸/日),占地總面積24公頃,服務面積約30平方公里。在工藝方面,具有節能高效、運行靈活、除磷脫氮效果明顯等優勢,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
此外,北控水務集團還積極利用節能、環保、低碳綠色的技術,在污水處理上采取減排降碳、提質增效的方式,為邁向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探索和嘗試。例如,秦皇島海港區西部污水處理廠,利用污水處理后的中水作為水源熱泵熱源,為廠區辦公樓和生產生活區域提供采暖和制冷保障;再例如,北控水務北戴河新區污泥處理廠增強沼氣和污泥的熱能利用,處理后產生的沼渣經深度脫水可用作園林綠化、農業利用、土壤改良的營養土,產生的沼氣經提純后,一部分用于預處理單元的原泥預熱,剩余部分可用作車用燃氣,從而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再生利用。
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冒建華表示,在激烈的市場變化中,技術重要性進一步凸顯,行業整合趨勢已經出現。北控水務將通過技術創新研發,推動技術產品化應用,打造卓越運營能力,全面助力“雙碳”目標達成。同時,企業想要在碳減排上有所貢獻,一方面需從既有工藝上發力,通過工藝提升、精細化管理實現壓減排放;另一方面更多體現在產業協同上,通過產業間配合,例如提供再生水等方式,產生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