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不息的丹江水一路向北,潤澤華北大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然成為北方許多城市的供水安全生命線、經濟發展保障線和生態恢復水脈線。
來自省水利廳數據,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標準,全線累計供水近46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7900萬,2021年5月14日至今調水量超96億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最高值。
如今,沿線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證率從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工業供水保證率達90%以上,北京城區七成以上供水為南水北調水,天津市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北調水。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隨著南水北調工程供水地位逐步由“輔”變“主”、用水需求由“弱”變“強”,南水北調水也已成為河南城鄉供水區居民的主水源。
截至5月1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我省供水超160億立方米(含生態補水),全省11個省轄市市區、43個縣(市、區)城區和101個鄉鎮的2600萬人直接受益;累計向我省26條河流、8個湖庫生態補水約35億立方米,讓生態美景永駐中原大地。
牢記囑托守好一庫碧水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這一年河南謀大事、成要事、破難事。
始丹江,出南陽,穿黃河,依太行,我省南水北調飲用水水源,自南陽丹江口庫區沿總干渠直到安陽。這一年,我省對這一飲用水水源進行了立法保護。
從去年5月31日成立立法起草工作組,到今年1月8日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完成立法保護南水北調飲用水水源僅用時233天。
“南水北調飲用水水源保護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省水利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陳德新說,《河南省南水北調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出臺后,水質保護更加嚴格,執法模式改為綜合,水源保護更有保障。
有了法制,還要建機制。這一年,南水北調河湖長制應運而生。
南水北調滎陽段33公里河道靜靜流淌,由此穿越黃河,一路北送。“保障南水北調一渠清水北送,是河長的職責和使命。”作為滎陽市市長、南水北調滎陽段河長,王效光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在按照規定動作開展巡河的基礎上,他想得最多的是創新方法破難題,僅用7天時間就解決了南水北調關帝廟段左排下游排水溝淤積問題,保障了供水安全。
王效光只是我省南水北調河湖長中的一員。“河南在中線率先建立起南水北調河湖長制。”省水利廳河長處負責人介紹,河南在工程沿線8個省轄市40個縣(市、區)全面建立南水北調水源區和干線工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體系,共設立河湖長987名。
為確保水質安全,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采取自動監測與人工監測相結合,每月開展例行監測,定期對庫區8個點位和入庫支流12個斷面實施監測分析,每年開展一次109項地表水全因子分析監測。
保水質,植綠護綠很重要。通過不斷植綠,昔日的淅川縣石漠化區域如今已重新披上綠裝,淅川環丹江口水庫兩岸郁郁蔥蔥,鳥語花香,環庫森林覆蓋率由“十二五”末的45.3%提升到如今的52.4%,庫區綠色屏障初步形成。自通水以來,河南已經累計完成總干渠兩側生態帶面積23萬畝,在總干渠兩側970平方公里水源保護區筑起生態安全屏障。
調蓄有力護好清水北送
對河南而言,這一年注定不平凡。
去年7月份汛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出現了左岸排水不暢、村莊內澇等情況。針對洪水這一“心腹大患”,河南規劃實施防洪影響處理后續工程,加強總干渠紅線外272處防汛風險點防范,確保度汛安全。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直腸子’工程,配套的調蓄水庫工程必不可少。”鄭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左其亭坦言,南水北調工程運行7年多,如沒有調蓄工程,水豐時存不下來,一旦遇到水源區枯水年份或工程維修時易導致斷水風險。
“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確保供水安全,河南正在加快調蓄工程建設。”省水利廳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處處長石世魁介紹,根據修訂完善的《河南省南水北調水資源利用專項規劃》,河南規劃了觀音寺等9座調蓄工程,總庫容約28億立方米;規劃了南水北調新建供水工程、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生態補水工程等。其中,觀音寺調蓄工程已列入國家2020—2022年重點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觀音寺、魚泉、沙陀湖3座調蓄工程已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
一方面調蓄工程建設快馬加鞭,一方面利用已有水庫進行調蓄。我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原規劃調蓄水庫有白龜山、蘭營、望京樓、老觀寨、尖崗、常莊等6座。通過調度和工程措施,燕山、白沙、紙坊等3座水庫已具備調蓄條件,目前全省共有9座現有水庫可以調蓄。
“規劃新建的9座調蓄工程全部建成后,河南將形成以總干渠為紐帶,以供水線路、生態補水河道為脈絡,以調蓄水庫為點狀保障,輻射水廠及配套管網、河湖庫網的南水北調供水網絡,提高南水北調水資源在我省的利用能力,實現在南水北調水資源豐枯變化下的彈性應對,形成‘一渠清水送萬家,多水聯調保安全’的水資源利用格局。”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劉正才說。
幸福民生建好現代水網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河南時提出“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的重要指示,2021年5月14日在南陽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提出“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的重大要求。
不久前,水利部計劃開展省級水網先行區創建工作,這是國家水網建設以來的重大舉措。河南占“四橫三縱”國家水網中的“兩橫一縱”,且處于國家水網的中心位置。
“河南爭創這個先行區,有機遇、有優勢。”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表示,通過工程建設,立足“三橫一縱四域”的省級水網布局,密切結合區域自然水系和引調水工程等,科學規劃市、縣水網,建設綱、目、結清晰的水網“一張圖”,全面增強我國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
這“一縱”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是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也是全省水資源時空調配的重要通道。
“五一”假期過后,鄭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振波每天中午都為在家上網課的外孫準備午飯,所用的水就來自丹江口庫區。目前,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為南水北調水。作為外墻保溫行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無機塑化微孔保溫板”的主要發明者,趙振波正在謀劃在清豐縣投資建廠擴大規模,他所看重的就是當地政府民生為先的情懷。
濮陽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是濮陽市政府與河南水投集團聯合打造的民生工程,實現了包括清豐縣在內的丹江水全域覆蓋。近一段時期,負責濮陽項目的河南水投集團中州水務副總經理車奇星又開始穿梭在鄭州和開封之間,即將開始的鄭開同城東部供水工程就是南水北調供水效益不斷擴大的體現,不久的將來開封也將用上丹江水。
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這一年,河南省進一步擴大南水北調規劃供水范圍,舞鋼、淮陽、濮陽、臺前、范縣等5個縣(市、區)供水工程建成通水,鄭開同城東部等18個市、縣(市、區)新增配套供水工程建設提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與配套工程在河南省形成了南北一縱線、東西多橫線的供水水網,形狀像一個魚骨架。”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雷淮平說。
“建設國家水網是國家治水布局下的一盤大棋。在這個棋盤上,南水北調東中線和西線都是關鍵棋子,是決定國家水網棋局走向的點睛之筆。”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專家王浩這樣評價。
這條人工天河,已是國家水網中造福華北、潤澤京津的“幸福河”!
專家點評 以綠色低碳理念科學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建設
□張占倉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我國經過多年艱苦努力建設的南水北調工程的重大歷史意義,明確提出繼續科學推進實施調水工程的總體要求,對全國持續做好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的重點任務作出全面部署。一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經過各個方面的持續研究與實踐探索,我們認為以綠色低碳理念科學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建設,需要進一步強化以下四大戰略舉措。
第一,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適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歷史趨勢,積極配合我們國家“雙碳”戰略實施,在持續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定不移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從具體的工程設計與建設做起,充分尊重自然規律,適應各地的自然地理特點,以更高要求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區和沿線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布局與優化調水線路、在試驗探索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總體調水規模、精準把握一年四季的調水時序,既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為沿線地區補水潤心的生態效應,促進更大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又最大限度發揮南水北調精神的人文效應,弘揚資源共享、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優秀文化品質,讓南水北調精神普照中華大地,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
第二,全面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如一地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優秀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以更加充足的研發投入,在吸收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加強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工程創新,在大型水利工程實踐中努力培養造就新一代熱愛南水北調工程的戰略科技人才與青年科技人才,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設計與高標準施工提供科技人才支撐,為創造更高水平的重大水利工程科技成果打好人才基礎。
第三,高質量統籌調水與節水的關系。從國內外的實踐與經驗看,尤其是充分考慮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缺乏的基本國情,高質量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調水與節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繼續科學推進實施調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強節水、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前提下,統籌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合理調水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節水行動,在南水北調后續工程規劃論證中加強節水評估,積極推進優水優用、節約用水,治理污水,不斷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妥善處理好開源和節流、存量和增量、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堅決避免過度調水和浪費用水現象發生。
第四,充分利用市場與政府高效配置資源的兩種力量。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兩種資源配置方法互相配合,最終形成高效配置資源的機制。對于工程宏觀調控層面的“國之大事”,必須發揮政府戰略謀劃的特殊功能,高瞻遠矚,高質量部署;對于工程設計與建設、管理、運行中的具體事宜,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靈活機制,引導和支持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工程投資運營。
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已經享譽全球。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進一步科學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一定能夠為全球大型水利工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