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土地利用現狀圖、廣東省粵政圖等為底圖,嵌入開發上圖入庫管理模塊,全面承接2011年以來各部門農田建設項目立項、實施、驗收、使用等相關歷史數據,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高標準農田建設數據統一上圖入庫工作,實現‘以圖管地’。”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表示。
為解決“高標準農田建設數量多少”的問題,廣東省做到農田建設統計“一張表”,對項目實現全覆蓋。據介紹,廣東新的農建系統全面承接了原國土部門報備歷史數據、原農綜歷史數據,以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新建、在建高標準項目新上報數據,對任務分解、項目儲備庫、申報審批、組織實施、數據調度、竣工驗收、項目管護、綜合查詢等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實時動態管理,并要求在項目各階段將相應資料文件作為附件上傳。通過科學設計管理流程、控制節點,采取“一站式”數據聚合、處理、檢索、匯總和統計,實現全省農田建設統計“一張表”。
為解決“高標準農田建在哪里”“質量高低”等問題,廣東省通過圖形統計分析,繪制農田建設成果“一張圖”。具體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采用地理信息空間技術,實現坐標與基礎遙感影像、行政區劃、土地利用現狀等多源多部門業務空間數據的無縫套合,支撐全省高標準農田上圖入庫;二是在項目規劃、申報、驗收等流程中,增加了坐標導入功能,將高標準項目從項目立項、實施、驗收階段的全過程信息納入上圖入庫范圍;三是接入廣東省行政區劃高精影像圖、土地利用現狀數據、耕地質量等級等12類基礎數據,以及高標準農田項目、墾造水田項目7個業務圖層,直觀展示高標準項目狀態、地塊位置、形狀、地類、面積等信息。此外,接入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農業“兩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等數據進行綜合展示分析,擴展建成位置、數量、質量、利用等多維度的耕地大數據,實現農田建設成果“一張圖”。
項目數據質量可靠,是確保高標準建設上圖入庫成果的重要基礎。對此,廣東省嚴格精準審查,根據高標準建設上圖入庫管理要求,制定了嚴格精準的上圖入庫審查規則,分為5大類17個小類,在高標準項目儲備、申報、實施、驗收過程中全面執行檢查,確保上圖入庫質量。
目前,廣東省農建系統運行順暢,上圖入庫工作順利開展,突出應用實效,有力促進了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下一步,廣東將計劃開展農建系統三期建設,建立“互聯網+高標準農田監管”體系,將建成后高標準農田利用監管納入,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農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