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星消息(信息員 郭建新) 在去年12月份的一個下雨天,北風呼嘯,長沙供水稽查隊兩名年輕人穿著雨衣,在河西穿街走巷,盡管寒氣逼人,但分劃查驗責任區當日規定的水表檢查數仍是釘鉚不差地點檢到位,每一塊水表的數據在本子上都作了詳細的記載。當他們走到湖南人民印務有限公司,稽查員發現,該單位生產區正在大興土木,腦海里馬上想到,這家單位可能存在用水單價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回來后,自己立即在經銷系統上進行查詢,于是了解到,該單位的水價一直為生產價。他對廠區建筑情況又作了一番了解,正在建設的廠房和辦公樓面積達16000平方米,施工已進行了兩三個月。稽查隊針對這一情況,通知供水城西分公司派人到現場核實,他們按照物價政策,與基建方據理力爭,說服了基建按建筑面積繳納基建用水差額,按價差追收4000噸水。自從長沙水司稽查實行責任按區劃分后,處置權增加了,稽查員對責任田內的用水情況更為敏感,工作中對發現的問題不再只是報告,等候指示,而是在現場就憑直覺窮追細問,稽查成效大為提高。僅在2007年主動稽查營運水表7905塊,巡查發出違章通報126份,經查后告知分公司挽回水量損失1537587噸,為企業挽回損失2924956元.
供水稽查隊為更好地掌握全市在線勞動水表運行狀況,對所有隊員按責任分區,以東南西北四個分公司分為四個組,城東分210塊,城南分220塊,城北分180塊,城西分140塊,要求日檢、月檢都要有完整的跟蹤記錄。在稽內查外的任務中,特別強調了稽查職能的責任要求和處理機制的銜接。首先,對賓館、酒樓、商業貿易市場、娛樂休閑場所、大型物業小區、工礦企業等用水大戶有針對性地查。稽查隊員徐佳、唐智彪曾在一天中查出水量下降太快的賓館和單位基建用戶,及時更換了4塊遠傳水表;二是對用水性質出現變化的情況列為重點稽查的對象。有一次供水稽查隊員廖可和吳紅安稽查省鞭炮煙花公司,發現該單位口徑50mm的水表,用水性質為生產價,而進入公司細查,里內卻沒有任何生產項目公司樓房,實際于2007年6月已成為“七天”連鎖酒店。稽查員當即通知城北公司有關人員趕往現場核實,找到煙花公司有關負責人,查明用水情況,從該單位追收了折合10000噸的水價差額。這是廖可、吳紅安兩人在一個月時間里查出的第三起水價不符的單位;三是跟蹤責任區內的抄表質量,對未抄、估抄、水表環境差的地域進行監督。陳文鑫等人對責任區不但上班查,下班路過也查,有時休閑無事串街走巷也查,他曾在一個星期作長時間跟蹤查出8塊停運或半停運狀況的水表,要求分公司緊急進行了更換。他們提出,對各類故障水表,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核實,分公司七個工作日內完成更換。分類變更水價的核實工作必須在十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核實。責任到人,程序緊密,處處講效率,使得稽查隊員每天都是奔忙不已,同時也使得各方面都跟隨稽查隊加快了運作節奏。僅在2008年1月份,他們就跟蹤稽查城市在線運營大口徑水表754塊,發出稽查通報6份,對所屬分公司上報用水價格分類核實單124份,發現有異常情況的水表29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