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日照公司堅持走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投資建設海水淡化項目,設計能力可達2萬噸/天,實現供水多樣化,全面提高供水效率,在水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這是日照市首家海水淡化廠,當地淡水資源緊張,為節約資源,提高整個鋼鐵精品基地的供水安全性,促進區域經濟和相關配套產業發展,日照公司投資建設海水淡化工程。”全過程參與項目建設的日照公司能源動力廠水處理專家張亞宇介紹。


該海水淡化廠采用“超濾+反滲透”雙膜處理工藝,根據日照地區的淡水資源情況,結合企業生產實際,目前海水淡化采用半負荷生產運行,保障膜系統能維持在較好的工況,最大程度節約成本。
“目前半負荷運行下海水淡化取水量約2.5萬噸,日產除鹽水1萬噸左右,全部用于煉鐵、煉鋼等主生產工序。同時產水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濃縮壓濾處理,壓濾產生的濾液收集排入廢水池后,經廢水提升泵打入混凝沉淀池,全部實現循環再利用。”水處理作業區主任朱振偉介紹。
“海水淡化不僅要運行維護好,也要實現效益最大化。”日照公司能源動力廠黨委書記、經理范書昌表示。近期,該廠圍繞水的濃縮倍率提升、降低水耗問題開展專項攻關,通過將海水淡化產水混合工藝新水用于煤氣發電循環水,濃縮倍率由3.8逐步上升至6.5以上,在減少外排水量的同時,工業新水用量同比降低450噸/天,顯示了較好的替代效應,在枯水年尤其發揮作用。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陳 宏 戈永川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