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間布局
結合區域社會經濟概況、自然條件及人口分布特點,以供水水源、重點水廠為依托,優化輸水線路、配水管網,合理確定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將農村分散的、獨立的供水模式轉變為集中的、聯網的、現代化的供水模式,高質量滿足城鄉人民生活的需要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一)統籌配置供水水源
打破“一地一水”供水模式,綜合考慮區域水源情況,對水資源進行高效配置,實施原水統籌,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原水供水格局,通過原水聯通就近供水,互為備用,提高水源的安全保障。
(二)優化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
1.城市管網延伸的大伸展模式
改變城鄉供水單元管網相對獨立的狀況,凡是城市供水管網能覆蓋的地區,供水區域向農村拓展和延伸,形成大管網供水系統,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2.區域聯絡管網的聯通模式
對本地城市管網不能延伸的地區,鼓勵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根據水源和地理條件,合理劃分供水分區,采用區域間城鄉一體化聯網供水模式,優化區域規模化聯絡供水管網布設,實現區域互補、管網聯通。
3.整合區域供水單元的塊狀模式
整合農村供水管網和水廠,形成一定區域范圍供水主干管串接,廠站供水互為備用,提高供水保障率。
4.單村提標的點狀模式
對單村供水工程進行提質提標,達到與城鎮供水同標準。
(三)規模化布設水廠
充分考慮水廠運營的規模經濟與運行優化,對水廠進行高效配置,淘汰工藝落后、能耗大、水質水量保證率低的小規模水廠,降低制水成本,調整、完善水廠布局,實施原水統籌、水廠歸并、規模經營的自來水供應方式。根據水廠供水能力和水廠供水范圍確定水廠的經濟性,選擇適宜供水模式。
1.直供模式
這種模式適用于供水能力大且供水范圍適宜的水廠,可提高供水的經濟性。
2.饋點模式
水廠供水能力大但供水范圍大、經濟性下降時,可采用饋點供水方式,即將優質自來水接入下級供水點,解決農村供水問題。
四、管理模式
推行市場化運作理念,按照“經營企業化、管理專業化、供水商品化”的要求,積極探索多元化供水管理模式。
(一)控股、參股的重組模式
依托城鄉供水一體化布局現狀,對城市供水企業、區域性供水企業、農村供水單元進行整合,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劃轉、收購、兼并、控股、參股等方式,整合城鄉水務資產,組建或新建供水主體,逐步形成以產權為紐帶的城鄉一體化的供水主體(供水公司或集團),承擔城鄉供水統一經營管理工作。這種模式適宜于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
(二)城鄉供水一體化的PPP模式
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對資金、運營、服務等方面具有較高的需求和要求,創新農村供水工程投融資機制,強化工程設計、建設和運營維護的有機銜接,鼓勵農村供水和城鄉一體化工程采用PPP模式。在面積較小、城市供水覆蓋率不高、區域自然條件適宜的地區,供水收益潛力較大,可采用PPP方式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三)分級組合管理模式
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布局和規模化經營要求,對于城鄉供水管網難以覆蓋的地區,可采用分級管理模式,即以城鄉供水、區域性供水管網為主,將饋點接入管網或獨立管網作為分級單元,由其負責其供水范圍的運營管理和收費,收益可實行分成制或獨立核算承包制等。這種模式適宜于單村供水工程較多的地區。
五、主要對策建議
(一)強化重點水源工程調整和建設
建立城鄉統籌、設施完備的供水工程體系,調整和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和重點供水工程,促進與城市供水同質量、同標準、同保障、同服務,提高城鄉供水保障水平。
(二)完善供水管網建設
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加強供水骨干網絡建設力度,將管網建設與改造進行統一規劃、建造、監管,建立城鄉統籌、設施完備的供水管網和工程體系,保障城鄉供水調控有力。
(三)提高供水管理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采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對整個供水工程進行自動化監測和控制,推廣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網絡水表系統的建設及其在管網漏失監測、爆管預測中的應用。
(四)理順城鄉供水管理體制
健全供水管理運行體制,理順城鄉分割、部門分割的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導、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城建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體制,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五)完善投融資機制
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需要資金規模較大,既需要政府的投資補助,更需要多方籌措資金。可以考慮的投融資方式主要包括政府投資補助、社會投資以及受益群眾自籌,以及銀行貸款、PPP基金、專項債券、資產證券化、保險資金等。
(六)健全優惠激勵政策
農村供水經濟效益不高,通常市場吸引力不大,需要通過建立健全包括價格、補助、補貼、稅收等各類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加大政府的投資力度,設立長效管理專項資金,用于監管、水源地保護、偏遠山區、運行管護補貼和貧困人口的水價補貼;對于提供符合標準和優質服務的運營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逐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由于國家對農村飲水依然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可對農村用水戶特別是貧困地區用水戶實行農村水價(同農電價格),有條件的地區可推行“基本水價+計量水價”兩部制水價等制度。
六、結語
城鄉供水一體化,本質上就是消除農村與城鎮供水之間存在的顯而易見的差距。這種差距既表現在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供給方式等方面,也表現在水價、水質水量、運營維護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