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目標
基本完成1031個山區村飲用水工程標準化提質改造、469個平原村管網延伸建設,惠及142萬余名農村居民。
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99%以上,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達95%以上,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溫州日報全媒體 (記者 郭樂燕) 記者在昨日召開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推進會上獲悉,我市正式啟動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三年行動,將重點圍繞管網延伸、鞏固提升、專業化管理及水源地保護在內的四大任務開展工作,進一步改善提升農村尤其是山區基礎薄弱地區的飲水安全,讓農村飲水向城市看齊,逐步實現從村村“喝上水”到“喝好水”轉變。
為努力讓所有農村居民喝上干凈水,早在2003年,我市率先啟動了以自來水進村入戶為標準的“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逐步實現了行政村飲用水工程全覆蓋。當前,早年建設的農村飲用水工程由于管理體制多元、維養經費欠缺、人員力量不足等因素,亟待進一步提升。據監測,今年上半年我市農村飲用水水樣合格率為72.33%,水質雖逐年提升,但與城市飲用水仍有差距。
今年以來,我市把完善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體系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內容,市委市政府組織市水利、衛計等部門組成調研組,對各地開展農村飲水安全調研,形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昨由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審議。部署各地在今年7月底前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并迅速開展全面摸底調查,在8月底前制訂縣級三年行動計劃,落實具體任務。同步明確各級水利、住建等部門職責分工,共同推進。
我市農村飲用水工程量大面廣,相較平原片區,分散在各個山區村的飲用水工程是短板,也是“消薄”重點所在。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加大農村飲用水工程延伸及鞏固提升力度,尤其在缺少優質水源、水源保證率不高的山區村實施包括水源工程建設、制水工藝完善、供水管網改造、安防設施增設、自動化檢測等鞏固提升建設,提高山區供水保證率和飲用水水質。此外,積極推行城鄉供水管理一體化,按照“一縣一價”建立健全農村水價機制,嚴格農村供水保護和執法,強化水質監測能力建設。
作為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今年,我市計劃完成165個村管網延伸,鞏固提升建設226個村,同步實現全市專業化管理覆蓋率、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率均達50%。到2020年,基本完成1031個山區村飲用水工程標準化提質改造、469個平原村管網延伸建設,惠及142萬余名農村居民。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99%以上,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達95%以上,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