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河南潢川發展稻蝦共作種養模式 一水兩用 一田雙收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6-19  來源:經濟日報  瀏覽次數:464

 
 

連日來,在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踅孜鎮八里村文堯水產公司的“稻蝦共作”養殖基地內,路邊的運輸車輛排成了隊,肥美的小龍蝦剛剛出水,就被前來選購的客商迅速分揀、過秤、裝運,搶購一空。

“每畝投入兩三千元,當年就可回收成本”。近年來,潢川“稻蝦共作”生態種養高效模式,已成為當地最具特色、最有潛力的富民產業之一。

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4米寬、1.5米深的大溝環形蝦溝。每到插秧時節,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龍蝦移至溝內生長。等秧苗返青,再把溝里的幼蝦引回到稻田里。這樣,四五月份收一季蝦,八九月份又收獲一季蝦,之所謂“一稻兩蝦”。

潢川文堯水產公司“稻蝦共作”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水稻生長產生的微生物及害蟲,為小龍蝦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餌料,而小龍蝦可以除草、松土,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在這種優勢互補的生物鏈條中,小龍蝦及水稻的品質都得到了保障。“這種種養模式,每畝可以產蝦200多公斤,優質糯稻400多公斤,每畝收益四五千元,是單一水稻種植效益的四五倍,讓水田變成‘聚寶盆’。”

“潢川‘稻蝦共作’的綜合種養方式,促進了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達到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糧漁雙贏、生態高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桂建芳說。

2016年以來,潢川縣大力實施“稻蝦共作”綜合種養戰略,采用“科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大力推廣“種綠色稻,養生態蝦”的稻蝦共生模式,打造“稻鄉蝦”和“蝦鄉稻”兩個品牌,促進農業優化升級。

為解決“稻蝦共作”的清塘、飼養、防病等一系列技術問題,潢川縣建立了“稻蝦共作”生產檔案,實時掌握“稻蝦共作”生產情況;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學習班,邀請省市水產專家講課,傳授養殖戶急需的技術;潢川縣水產部門牽頭建立了一支小龍蝦專業科技服務隊伍,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據統計,2017年以來該縣共舉辦“稻蝦共作”技術培訓26期,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發放資料7000多份,現場技術指導5000多人次。

“現在稻蝦產業發展趨勢特別好,村里返鄉養蝦的人越來越多了。”正在選購蝦苗的潢川縣黃寺崗鎮白樹村養殖戶高繼海談起種稻養蝦眉飛色舞,今年他從江蘇回到家鄉開始種稻養蝦,一年下來比進城打工掙得還要多,真正做到了掙錢持家兩不誤。

目前,潢川縣小龍蝦養殖規模已由2016年年底的不足2萬畝發展到現在的12萬畝,全縣小龍蝦產業從業人員達到2000多名,已建成集苗種繁育、生態養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于一體的小龍蝦產業鏈條。

“力爭到2021年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60萬畝,年加工能力10萬噸,成為繼華英鴨、糯米粉之后潢川縣的又一個百億元產業集群!”對于未來稻蝦產業發展,潢川縣委書記趙亮充滿信心。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