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壩后電站夜景 |
![]() 平寨水庫完成了蓄水驗收 |
日前,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平寨水庫通過長江水利委員會專家組蓄水驗收,目前蓄水水位已達1331米高程,正在開展供水前的準備,預計在今年12月底向貴陽供水。
昨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地跨貴州中部地區,2009年11月動工建設,涉及貴陽市、安順市、六盤水市、畢節市、黔南州和貴安新區的10多個縣(市、區、特區),是貴州首個大型跨地區、跨流域的長距離調水工程,也是貴州省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被稱為“黔中都江堰”。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平寨水庫由水源、灌區、城市供水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水源工程由樞紐大壩、泄洪系統、壩后電站、灌溉取水系統等組成,灌區工程由輸水渠系工程和田間工程組成,城市供水工程由貴陽供水工程和安順供水工程組成。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黔中水利樞紐工程的核心水源工程——平寨水庫位于烏江上游三岔河六枝縣與織金縣交界處的平寨河段,水庫總庫容10.89億立方米,電站(壩后電站和渠首電站)總裝機14.2萬千瓦,年調水量7.41億立方米,年發電量3.6億度。
黔中水利樞紐工程擬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后,可解決貴陽市2020年城市供水、貴安新區部分供水,以及六枝、普定、鎮寧、關嶺等7縣42個鄉鎮51.17萬畝農灌用水、5個縣城和36個鄉鎮供水、農村41.8萬人飲水,年調水量達5.5億方;二期工程預計2020年前后建成,涉及貴陽、安順和黔南州,主要解決貴陽市2020—2030年新增城市供水,以及鎮寧、平壩、長順等4縣部分區域的農灌用水和人蓄飲水,年調水量1.91億方。
省水利廳專家說,該工程全面竣工投用后,源源不斷的烏江水將潤澤黔中大地,長期以來制約黔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工程性缺水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楊良強 本報記者 曾秦)
相關鏈接
平寨水庫
如何向沿途供水
“總的來說,就是通過灌區工程從水源工程平寨水庫取水。”據專家介紹,具體來看:灌區工程擬從平寨水庫左岸渠首電站尾水池取水,通過63.4公里的總干渠自流輸水進入桂家湖水庫,沿途向六枝、普定、關嶺等縣城和部分灌區供水。經桂家湖水庫調蓄后,由49.436公里桂松干渠前段渠道自流輸水到革寨1號泵站,提水22.6米注入革寨水庫,調蓄后再由2號泵站提水26.2米出庫,通過35.336公里桂松干渠后段進入凱掌水庫,沿途向平壩縣城和灌區供水。貴陽市的用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桂松干渠麻桿寨斷面分入麻線河進入紅楓湖,另一部分從凱掌水庫出庫后沿南明河支流進入松柏山水庫,經兩水庫調蓄后向貴陽市供水。 來源:貴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