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供水管網片區改造
新建鋪設供水
新建鋪設供水
城市自來水管道被老百姓稱作為:“城市血管”,為“城市血管強身健體”是保障供水管網南的安全運行的前提。城市發展,供水現行。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濟南水務集團通過采取老舊管網改造與新建供水管網并行的舉措,不斷完善城市供水管網格局,2011年至今,市區內供水管網從2700余公里增至3500余公里,“城市血管”不斷健壯。
管網“老齡化” 讓“城市血管”不堪重負
由于歷史原因,濟南市的供水管道敷設于上世紀50~70年代,最長的使用年限已逾50年,處于“超期服役”狀態(通常自來水管網的折舊期限僅為15-25年)。這些管道材質較差,管道接口剛性強、易老化,承壓能力弱。
供水管道的老化破損導致了一些地區爆管頻發,漏損加大。部分老舊管網小區還會引起水質的“二次污染”,不但影響居民用水水質,在用水高峰期,5樓以上水壓也難以保障。
改造與新建并舉 為“城市血管”強身健體
隨著城市的長大長高,人們對飲用水安全日益關注,濟南水務集團在對既有管網改造的基礎上加大了新管線的鋪設。投入巨資,先后對和平路、緯十二路、經緯片區、藥上片區等市區內主要干道及城鄉結合埠的老舊供水管網實施改造,改造供水管網1800余公里。同時,針對濟南市部分居民區內老舊供水管道,從2011年至今,集中對98個老舊供水管網小區進行升級改造使用壽命長達50年以上的PE管和球墨鑄鐵管逐步更換“管齡”超過30年的老管網,目前,全市100戶以上低水壓片區基本消除,近百萬戶居民受益。
新建鋪設奧體片區、西外環、南外環、濟西一期、二期供水供水管網,2011至2015的五年時間里,濟南水務配合城市規劃,新建供水管網800余公里,市區內管徑500毫米以上的輸水干管成環成網,布置趨于合理。
濟南市城市建設在提速,作為基礎設施的城市供水管網建設必須跟上發展步伐,甚至應該適當超前。截止2015年,濟南市供水服務面積西至大學城、南至分水嶺、東至巨野河、北至黃河500平方公里。 來源: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