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場鎮供水水源地——石峰水庫
正在建設中的安場4000噸水廠濾池
管網施工
加料處理水質
群眾主動到人飲工程管理所營業廳繳納水費
水價調整聽證會現場
2011年5月,總庫容1894萬立方米的石峰水庫下閘蓄水,承擔安場鎮供水的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職工,開始忙碌起來。
“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1992年成立時,日供水規模只有200~300噸,如今日供水已達到7000~8000噸,用水戶也從300~400戶發展到1萬多戶。”正安縣水務局副局長包禮輝向記者介紹的,正是該縣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帶來的顯著變化。
2013年11月,正安縣投資1563萬元,建設安場鎮及周邊飲水安全工程,新建沉淀池、濾池、加壓泵等設施,安裝輸配水管網,把石峰水庫的甘泉送到千家萬戶。
有了可靠的水源,建好了供水工程,如何管理提上了議事日程。正安縣決定抓住國家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大好機遇,探索農村供水城市化的路徑,不但徹底解決群眾飲水安全問題,而且讓群眾享受到了與城里人一樣的供水服務。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正安成千上萬農村群眾的用水狀態由此改寫。
以水價改革為龍頭
奠定良性運行基礎
農村供水城市化,關鍵是要用市場機制來破解過去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首當其沖要改的就是水價。
農村與城市供水相比,水價一直存在著較大差距。據了解,以前安場鎮的供水水價為每立方米1.5元,較低的水價,加之供水規模小,長期以來,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運行比較困難。
“過去企業長期虧損,職工待遇低。供水設施老化失修,損毀嚴重,供水能力低,服務水平差,群眾意見很大。”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所長張世貴介紹說。
這次水價改革無疑要增加水費支出,群眾能不能接受?“我們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管理所人員介紹說,按水價收費,城市居民能理解,農村群眾卻多有抵觸。為此,管理所召集安場鎮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開懇談會,詳細介紹供水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利弊,又利用趕集等時間,發放大量宣傳資料。同時,通過成本核算、成本審核、發布公告、召開聽證會等程序,完成了水價改革。
2014年1月,正安縣發改委批復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每立方米供水水價:居民生活用水2.1元,非居民生活用水3.15元,特種行業用水6元。對低收入群體實行優惠價1.6元。
“每月抄表員都要來家中來抄錄水表,并發放水費通知單,我們在規定時間內自動到繳費點繳納水費。”日前,記者在正安縣安場鎮水費收繳大廳采訪時看到,一些村民正在繳納當月水費。
有村民說,用水需交錢,剛開始大家有些不接受。“現在理解了,水要干凈、有保障,當然就得有人管,不交錢人家怎么運行呢?”村民表示理解,還說道:“交了錢,知道節約用水了。每月10多塊錢,跟城里人一樣。”
水價改革為工程良性運行奠定了基礎。從今年元月至10月,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已收水費500余萬元。除提取了足夠管理養護基金外,該所還拿出資金建了“農村供水水質檢測中心”,職工工資也由1000余元增至3000余元,社保、醫保、失業保險一個也不少。
以城市供水為標準
提升規范化服務水平
一年來,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不僅管理水廠,管理大小供水管網幾百公里,還將安場鎮及周邊農村4個水廠進行了整合聯網,統一水源,統一水費,統一維修,統一管理,實現了集鎮及農村供水管理一體化格局。
那么,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是怎樣提供供水服務的?記者在安場鎮采訪時了解到,在縣水務局的指導下,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服務措施,以及每個崗位的職責。
水質方面,要求制水人員嚴格各工序質量控制,確保供水水質符合現行國家水質標準。要確保供水水量,不得發生人為停水事故。
在對用水戶服務方面,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要求全體職工樹立“用戶至上”理念,并承諾:供水水質合格率達到98%以上;管網發生突發性爆管的,距漏點1公里以內的,搶修人員15分鐘內到達并處理,超過1公里的,每增加1公里延長6分鐘趕到現場;接到用戶報修電話后,維修人員在1小時內趕到現場維修。
管理所還建立了首問負責制,公布了熱線電話。對用戶投訴的,規定了處理答復期限。
在收費方面,按照一戶一表(水表)、一戶一冊(檔案)、一戶一卡(繳費卡)“三個一”的要求,實行抄表與收費兩條線管理,徹底改變了以往多頭收費的狀況。
“我們的目標是:工程建成有人管,工程損壞有人修,延長工程使用壽命。”正安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由于運行管護費用得到保障,管理實現正常運轉,確保了供水工程持續發揮效益,實現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
以清泉水長流為目標
強化保障措施
過去在安場鎮,飲水主要通過下寺河提供,如遇上干旱,水源不足不說,水量不穩定,經常不能保證隨時有水。所以,以往在安場鎮,家家備水缸,企業有蓄水池?,F如今,農村供水城市化,清水長流,水缸、水池盛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城鄉供水一體,改變了安場鎮人的生活。“家里的生活用水24小時保障供應,買來的洗衣機、淋浴器全都用上了。”安場鎮光明村村民馮曉蓓高興地說。
太陽能熱水器普及了,家里變得干凈整潔了。但這清水長流的日子,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管理和服務。通過這場改革,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實施農村供水管理改革創新發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解決了設施維修問題,正常供水得到有效保障。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過去因水費收入少,收支相抵無結余,一些水利設施損毀后無法修復。通過實施供水管理改革,提升了效益,企業有資金保障,完全能夠滿足設施維修養護需要。
二是規范內部管理制度,優質高效服務得到保障?;A設施有了保障,職工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保證了服務區內1萬多戶群眾隨時都能喝上清潔的飲用水。此外,在收費窗口掛出監督牌,公布服務熱線和投訴電話,規范了企業服務行為。
三是解決資金投入問題,企業發展與工程建設維修資金得到保障。在今年新建水廠投資的1640萬元中,有20萬元征地補償費由企業自行投入。投資100萬元建成的全縣農村供水水質檢測中心,其中30萬元征地建房費由安常人飲工程管理所投入。
企業生存發展有保障,持續優質供水就有了基礎。2014年7月,正安縣面向全縣各鄉鎮全面推廣安場鎮供水管理改革的成功經驗,重組鄉鎮供水管理機構,按照水價改革程序,完成了水價改革。由于運行管護費用得到保障,供水工程有人管理,有經費支撐。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也正在成為正安縣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主基調。 來源:中國水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