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順德逢沙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池正在對污水進行凈化。南方日報記者 丁銓 攝
|
|
|
市民在參觀順德杏壇逢簡村污水處理設施。 |
本周,被稱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由國務院印發,標志未來5年國企改革大幕拉開。具有改革基因的順德,在國企改革的路徑上早已在探索。
本月初,作為順德區屬國有企業投資和資本運作的平臺,順德控股集團成立4年多來首次在順德的區屬國有企業發展史上編制出臺“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方案,其中提及“積極推動公用事業板塊上市”。聚焦以水務行業為主的縱向全產業價值鏈,憑借自身在供水服務行業積累的優勢,利用證券化、引入戰投、PPP等多種混改形式,盤活資源,成為珠三角一流的公用事業服務平臺。
在7月中旬,《順德區供水專項規劃修編(2015—2020)》已啟動實施。這家順德國企緊鑼密鼓地變革,對于順德10鎮街未來用水格局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南方日報記者 歐陽少偉
國資介入水業整合
10鎮街自來水公司統一劃歸區國資
“十三五”大幕即將拉開。一方面,城市居民對城市用水、用電、用氣等公共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則是提供這些公共服務產品的國有企業需要變革,在經濟新常態下去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市政公用行業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公用性”“公益性”的特征,其產品和服務不像普通產品有特定的消費群體,而是針對所有居民。公用事業“維系民生”的屬性要求政府必須努力作為。
但如果政府錯誤地將公用事業劃入“財政包袱”范疇,進而用一種草率、簡單甚至不負責任的操作手法將公用事業推向市場,則很容易導致企業效益和公眾利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直接博弈。最終,在資本的逐利本性和潛規則的相互作用下,社會效益被迫讓步,公眾利益遭受損害。
立足順德,806平方公里水網眾多,再加上此前產權改革激發了民間活力。從上世紀90年代起,順德10鎮街已100%覆蓋自來水,到了2010年全區共有20家自來水廠。然而,隨著順德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原有自來水廠的分散布局已制約了城市發展步伐。
比如,多個水廠、多個取水口,一方面數量太多難以管理,水源水質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因水源保護區占用大量土地資源,也影響著順德的城市發展建設。其次,供水企業分布零散,工藝、管理、水質等都有差異,存在供水安全隱患。
面對問題,國資背景的順德區供水有限公司充當了水業資源整合的角色。
期間,1992年至2005年,順德區供水公司先后并購整合了大良、倫教、勒流、杏壇、容桂5間鎮屬自來水公司。2010年2月,順德區供水公司成立子公司——順德區水業控股有限公司,對余下的北滘、陳村、樂從、龍江、均安5間鎮屬自來水公司進行并購整合。至此,全區10個鎮街的鎮屬自來水公司統一歸入區屬國有資產。
2012年,順德啟動了第一次供水規劃修編,對順德區供水資源再一次進行整合。整合后,順德區留下水廠15間,其中,順德區供水公司旗下有自來水廠11間,另有容桂家信水廠等1間私營水廠,樂從藤溪水廠、勒流江義水廠、勒流扶閭水廠3間村級水廠。
供水規劃再修編
未來順德全區僅留8間水廠
9月16日,順德區政協開展供水資源整合專項民主監督活動,到龍江水廠和右灘水廠兩處擴建工程進行視察,并聽取了順德區水業控股有限公司的相關工作匯報。
在杏壇右灘水廠擴建工程現場,順德區供水公司總經理陳海燕表示,經過上半年的努力,近兩年全區共有4間水廠被關停,包括勒流見龍、容桂小黃圃、北滘江口、勒流4間水廠,其中供水公司已經接管的原勒流見龍、容桂小黃圃、北滘江口三間水廠用戶約2萬戶。
今年7月,著眼于“十三五”,《順德區供水專項規劃修編(2015—2020)》開始實施。順德供水資源整合步伐進一步明確,在2012年規劃關停陳村、勒流、西登、家信、藤溪、江義及扶閭7間水廠,在保留羊額、北滘、龍江、均安、右灘5間水廠的基礎上,新增保留容奇、桂洲及樂從3間水廠。同時,水源保護區縮減為4個,西江優質水的取水量將大幅增加。至此,順德區將按新規劃對接下來的11間水廠進一步資源整合,保留水廠8間。
右灘水廠擴建工程是增加西江取水口取水量的重點工程之一,也是順德區供水專項規劃中的重點工程,擴建前右灘水廠規模為2萬立方米/日,首期擴建工程已于去年10月1日開工,預計到2016年底前完工,屆時規模為9萬立方米/日,而整個右灘水廠擴建工程遠期目標產能將擴至49萬立方米/日,順德目前最大水廠——羊額水廠產能為40萬立方米/日。
順德區供水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梁澤輝介紹,右灘水廠當前擴建完成后,不但能夠解決杏壇供水量不足的問題,有效緩解杏壇的供水壓力,還能為勒流等其他地區進行部分供水。
“此前原規劃靜態投資額達35億元,而近期修編后的規劃顯示,靜態投資額為16.88億元。”梁澤輝透露,靜態投資額減少的其中一個原因,與繼續保留容奇、桂洲兩個水廠也有關系。
據悉,在保留的基礎上,容奇、桂洲兩個水廠取水口遷建已是大勢所趨。目前,這兩個水廠水源保護區受周圍發展的影響,水源保護壓力也大,水源保護區規劃已取消;并規劃2017年底前合并遷移至具有優質水源的西江東海水道杏壇馬寧段。
除擴建杏壇右灘水廠,遷移容奇、桂洲取水頭部至杏壇馬寧外,區供水公司目前正在推進的工作還包括:關停陳村、勒流水廠,遷移樂從水廠取水頭至藤溪。
記者從此次區政協開展的民主監督活動會議上還了解到,相關工作在推進中面臨如下困難:由于容桂水廠取水頭部遷移工程,因一路分路段的路由尚未明確,目前尚無法動工;倫桂路相當一部分路段也因未能提供路由,致使北滘向陳村供水主管施工無法進行,關停陳村水廠還存在困難;此外,供水公司管網已鋪設至江義、扶閭兩村口,相關事項還須村民討論決定,使得江義和扶閭兩個村級水廠尚繼續在營業。
據了解,水業公司2014年收入約5億元,在供水管網改造和遷建工程上的資金缺口巨大。順德區政協主席梁國章認為,若與目前順德北部片區正在推動建設的廣州地鐵7號線南延線相比,順德水廠整合上的資金缺口,約相當于2公里地鐵的造價。
縱深
解決建設資金缺口
南海為順德樹樣板
針對遷建工程中遇到的問題,供水公司向區政協建議,希望水資源整合項目取消水源保護區的收益鎮街,在土地出讓收益中支付部分供水工程費用。此外,還希望政府能夠加強領導,幫助協調相關部門的關系,加快項目審批工作。
在近期順德控股集團編制出臺的“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方案中提到,“積極推動公用事業板塊上市,聚焦以水務行業為主的縱向全產業價值鏈,包括水源保護、管網建設、水質檢測、供水服務、污水處理、污泥處置、技術開發、運營管理、品牌塑造、管理輸出、固廢處理等環節;憑借自身在供水服務行業積累的優勢,利用證券化、引入戰投、PPP等多種混改形式,盤活資源,成為珠三角一流的公用事業服務平臺。”
在周邊地區中,南海區政府在水業資源上整合甚至是業務拓展方面,已走在順德前列,而這與南海首家A股上市企業瀚藍環境(證券代碼600323)有關。瀚藍環境從傳統自來水廠起步,2000年核準掛牌滬市;2004年進入污水處理行業,由丹灶試點,進而承建南海區內18家污水處理廠;2006年,以委托運營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一廠為突破口,進入固廢處理行業;2010年,完成區內垃圾運轉布局;2011年,介入地方燃氣運營……
相關觀察人士指出,一方面,南海政府堅持引領主導公用事業發展;而作為一家環境服務企業,該公司在設計南海環境服務的方方面面,搶先思考,積極謀劃,每每為政府提出預案;而上市公司因具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和具體的管理規劃,可最大限度解除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和信任憂慮。短短10多年間,該公司已經基本完成以供水、污水處理、固廢處理三大板塊業務為主的公用事業“全產業鏈”的構建。
南海的做法為順德提供了樣本,也引起了順德區政協主席梁國章的注意。“此前,區政府在供水資源整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區供水公司也做了很多努力。”9月16日,參與視察的梁國章直言,供水問題作為民生大工程,在取得現有成效基礎上,區供水公司還應該以高標準來進行統一規劃,把供水資源整合成“一盤棋”,通過取水點的規劃整合釋放土地資源,為順德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除了政企共同努力,政協要通過加強民主監督為供水問題大聲疾呼,引起社會的重視。”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