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周旭峰報道 衡山縣開云鎮是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湘江河畔,南岳衡山72峰之一的紫金峰下,伴隨著經濟發展,各類環境隱患也層出不窮,大量污水排放問題成為湘江治理工程中的“重頭戲”。
2010年,經過衡山縣委、縣政府的多番研究,坐落于開云鎮湘衡村的衡山縣縣城污水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它以每天2萬噸的處理能力,將衡山縣的污水“脫胎換骨”,讓污水以健康、安全、環保的形式,與湘江匯流。`
2014年,為了滿足衡山縣縣城20萬人排放的污水容量,衡山縣正式啟動了總規劃占地面積3.44公頃,新增每天2萬噸處理量的衡山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采用改良型氧化溝處理工藝,配備氧化溝、二沉池、污泥泵房、脫水車間等設備設施,概算總投資6500萬元。
廠長何開榮說:“雖然污水廠的處理量計劃是4萬噸每天,但最高峰時期可處理5萬噸每天,廠內設有在線監測系統,每兩個小時便會自動對水質進行一次監測,每三分鐘便會傳送一次數據到省環保廳,一旦水質出現問題,監管部門一清二楚。”
今年4月1日,污水處理廠二期正式通水并投入運行,預計本月底將完成廠區綠化等工程掃尾工作,何開榮介紹,污水處理廠將會以美麗、環保的“花園式工廠”為目標,并打造成湖南環保標桿式企業。
工業園區水污染、城鎮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處理、農業和農村水污染、船舶水污染、飲用水原地保護和其他水利保護……水源保護是一項異常繁瑣的工作,它涉及到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近年,衡山縣根據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和《衡陽市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扎實開展湘江衡山段的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為衡山縣水污染防治工作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4年以來,衡山縣集中開展危險廢物整治、涉危涉重污染、核與輻射監管清查、洗滌行業隱患排查、湘江河道砂石場整治、水上餐飲整治等專項行動和環境保護方面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等專項整治,共取締關閉企業13家,拆除非法碼頭1個,立案查處違法企業16家,取締水上餐飲漁船13艘。此外,對群眾反映強烈,污染設施運行不正常,廢水污染物未穩定達標排放的湘華化工廠、鴻誠紙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實施停產治理。
據統計,2014年衡山縣廢水排放總量2359.4萬噸,主要排入湘江,工業廢水排放1377.1萬噸,廢水中水污染物控制指標化學需氧量產生量為5763.3噸,排放量為728.8噸;氨氮產生量為210.1噸,排放量為54.7噸;生活污水排放1227.87萬噸,處理量982.3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近兩年水環境質量監測顯示,衡山縣地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
下一步,衡山縣還將繼續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加大執法力度和對重點污染源的治理,將湘江保護和治理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來抓。來源:婁底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