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采集
“3·15”特別報道
消費無處不在,也許您關心買車買房、美食娛樂……您關心過小區二次供水嗎?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二次供水方式以及水箱、水池位置、管理措施等,很少能進入關注視野,成為人們鮮知的領域。您知道小區內是否有二次供水設施?位置在哪?平時的衛生情況如何?多久清洗一次?誰清洗的?清洗人員有健康證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大多業主不知也不關心小區二次供水設備在何處
“咦,二次供水水池到底是在頂樓還是在地下呢?我還真不清楚。”記者隨機采訪了住在市區麥地、河南岸、下埔、南壇、東平、江北等不同小區的10位居民,其中有5人不清楚小區是否采用二次供水設施,9人不知道二次供水設備具體在哪里,只有1位市民曾主動向物業管理處打聽過二次供水水池的事情。
有的居民在小區住了十多年,從未去打聽過二次供水水池,對二次供水的衛生安全意識淡薄。很少人會主動提出查看自家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監督物業公司定期清洗、消毒。這是為什么呢?
“我去咨詢過物管,要求帶我去看看二次供水設施的位置,對方以太忙、為了安全管理起見等理由拒絕了。”市民李小姐住在市區東湖西路附近一小區,之前在網上看到二次供水水池臟亂現象的報道后,她主動來物管咨詢。物管說,像李小姐這樣提出看二次供水設施的業主不多,但也不能來一個就去看一次,平時他們會做好清洗工作,一年公布兩次水質檢測報告。
市民鐘先生說,小區幾千號人在使用自來水,相關責任人也不敢疏忽。但物管對二次供水方式宣傳不到位、也不主動公布二次供水區相關情況。
二次供水衛生情況如何毫不知情
一個住在高層樓房小區的居民,連本小區二次供水的基本方式及水箱水池位置都不了解,怎么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二次供水中存在的問題呢?
2013年發生在市區東平金沙俊園小區內的二次供水問題令人記憶猶新。當時該小區內不少居民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癥狀。市水務部門、衛生部門經過現場調查、水質檢測后認定原因:是其中兩棟樓房二次供水的地下水池溢流管,接入雨污水合流井、溢流管止回閥失效導致雨天污水倒灌,造成飲用水被污染。
“小區清洗二次供水水池前會在大廳內張貼一張通知,告知將停水。但具體是一年洗幾次,有沒有按照要求做到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水質檢測,那就不清楚了。”住在市區江北的郭女士說。采訪中,不少居民反映,小區物管對二次供水的情況略顯被動,有的是在居民過問下被動清洗,有的是在監督部門抽查下才去清洗。可日常維護情況如何?具體由誰清洗?清洗過程中使用的清洗劑是否健康安全?清洗水池的臟水是否全排干凈?清洗人員是否有健康證?清洗時允許業主代表旁觀監督嗎……這些關乎業主健康的細節都非常含糊。
有的小區對清洗后檢測的結果公示在小區比較醒目的位置,如一樓大廳、電梯內外。有的小區卻將結果張貼在物業管理處內,如果業主不去物業管理處、不主動提出查看,幾乎是幾年都不知情。
我市規定
清洗二次供水水池每半年不少于1次
2014年3月,我市在2012年出臺的《惠州市城鎮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又出臺《惠州市城鎮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實施細則》,要求二次供水設施管理維護單位在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日常管理時,根據二次供水水質情況定期組織對水池(箱)進行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1次。每次清洗消毒后,還應委托具有水質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水質檢測。除此之外,定期的水質檢測每季度不得少于1次(含清洗消毒后的水質檢測)。
衛生部門
物管應主動公開信息邀請業主監督以消除疑慮
市衛生監督所基層衛生監督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公共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小區物管部門應該告知住戶具體的二次供水清洗時間、負責清洗的公司,清洗后需要請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水質進行檢測,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
可是,為什么那些按期清洗和檢測的小區,居民仍然對二次供水設施衛生狀況不放心呢?該負責人認為,這可能涉及到具體操作環節不公開、不透明。“可以邀請業主參觀,消除業主疑慮。”他說,如果物管企業主動提前公開介紹清洗單位的相關情況,在對二次供水水箱水池實施清理時,能夠邀請部分業主代表參與監督,讓業主代表親眼看看二次供水水箱水池內是否清潔,居民對二次供水設施的疑惑自然會減輕或消除。“在我們日常監督中,了解到少部分小區在清洗水池時,是有業主代表參觀的。”該負責人說。
據介紹,我市已經放開二次供水清洗機構的市場競爭機制,但目前備案的清洗機構仍然只有市供水有限公司下屬清潔公司——— 東江給排水勞動服務公司一家。日常監管中,依然有不少小區沒有聘請有資質的清洗單位清洗,而是由自己的水電工或保潔員清洗,且清洗次數、送檢次數都達不到要求。
律師建議
業委會與物管部門達成協議進行監督
廣東商盾律師事務所孫莉律師提醒,對于二次供水安全問題,既涉及商品房買賣合同、供水合同關系,又涉及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傳染病的防治,還涉及小區物業管理的領域。雖然國家、地方政府等都出臺了有關的管理辦法,但業主(真正的消費者)如何更好地參與監督二次供水水質的安全、清潔工作,尚沒有具體的法律依據。
建議廣大業主(消費者)在購房之初,充分了解自己所購物業、小區內的生活供水系統情況。如果所購物業的供水屬于二次供水,最好由業主大會通過決議,由業委會與物業管理部門達成一個協議,來規范小區二次供水的相關問題,約定好諸如水質要求、清潔要求、監督機構、應急預案、違約責任等相關條款。由業主委員會或者業主監事會等機構形成有力的監督力量,保證自己的健康之源用得放心、喝得安心。如果沒有成立業委會,廣大業主也可以做一個有心人,主動監督、敦促物業管理部門,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做好供水系統的清潔、維護工作,使生活用水能夠達到相關水質標準、衛生標準,并符合相關的技術規范,讓大家都能夠飲用到放心水,安居樂業。
本組文字 本報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