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西北地表水廠水處理池。
昨日,家住天下錦程小區的張建明大爺發現,自家的自來水有了“變化”,入口微甜,讓人不禁想多喝一杯。期盼已久的長江水終于進入了廣大居民家中,石家莊市主城區的150萬居民從昨日起開始喝上了千里而來的長江水。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目前承擔我市南水供水任務的西北水廠。在入水口,長江水經過閘門奔涌而出,浪花飛濺。現場的市供水責任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建波介紹說,原來承擔市區主要供水任務的第八水廠日供水能力為30萬噸,主要采用崗南、黃壁莊水庫水源。新建的西北水廠在八水廠西側,日供水能力為10萬噸,完全采用長江水。目前,兩座水廠均運行正常。
據了解,南水北調源水水質總體優良,為進一步確保供水安全,通水前市供水公司精心開展了水廠工藝適應性試驗和管網適應性試驗,研究制定了《水源發生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水廠運行保障方案》和《水廠工藝保障方案》等應急措施,并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科學論證。
“未來通水過程中,我們將嚴格執行水質三級檢驗制度,增加水質監測點,加密監測頻率,密切關注水質變化趨勢,實施制水生產精細化管理,加強工藝過程水質預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劉建波說。在此之前,水廠經過了嚴格的調試,并在全市原有70個監測點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00個點,同時監測頻率也變為每天一次。在市供水公司實時監測點記者看到,市區各處供水管網正常運轉,各項監測指標均處在正常范圍,市民可放心飲用。
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而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經豫、冀兩省自流到京、津,全長
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振華表示,我市是全國最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南水北調通水后,雖然可以緩解水的供需矛盾,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市的缺水問題,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依然是今后的主要方針。我市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南水北調用水方針,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