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訊 (首席記者 丁煒娜) 2014年蘭州市自來水污染事件讓我們記憶猶新,之后蘭州的水安全成為政府、百姓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昨日,市民楊琳致電本報新聞熱線8119000建議,在自來水公司出廠水質檢測的同時,增加供水終端取樣,也就是對居民自來水出口進行檢測。
疑問:居民家里水質到底如何
2007年,國家正式執行新的飲用水水質標準(GB5749-2006)對飲用水水質的要求由原來的35項指標提高到106項,新標準增加的絕大部分是有機物控制指標,許多有機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存在著潛在的危害。“2014年,蘭州市自來水污染事件雖已過去,但也留給我們很多思考。自來水是否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市民楊琳致電本報建議,“能夠在原有水質檢測的基礎上,根據新的水質標準,盡可能增加檢測指標。還有水質報告是針對出水口的,可是我們的水龍頭流出的水到底怎么樣,我們還是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在自來水公司出廠水質檢測的同時,增加供水終端取樣,也就是對居民自來水出口進行檢測。”
代表:應盡快為供水安全立法
蘭州市人大代表曾明告訴記者:“蘭州城市供水安全的關鍵問題是,缺少一部地方性法規。2010年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蘭州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從2010年7月1日施行至今已4年多了。不久前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該《草案》規定: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規章。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蘭州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實施已超過兩年,接下來要么依法成為地方性法規,要么就得廢止。”曾明說,蘭州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沒有一部供水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該如何保障飲用水的安全?這將是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目前,全國很多城市都出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地方性法規,同樣是西部城市,南寧、西安、銀川、包頭的城市供水條例都已出臺并且開始實施,蘭州市必須盡快將城市供水條例的制定列入立法計劃。
未來3到5年推廣應用飲用水在線監測
記者了解到,目前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近郊四區建成區及榆中縣部分地區的安全供水,其設計過濾水制水能力為71萬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長度約725.5公里,東市區輸水干管三條。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今年增加的活性炭投加裝置目前已經建成,北濱河路銀灘大橋至雁灘大橋DN1200供水管道擴徑工程、368號路供水管道建設工程正在辦理前期手續。蘭州市政府還將督促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參照國內外先進做法,提出應急處置裝置建設方案,建立供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
蘭州市將統籌實施飲用水在線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已經完成全市5個水質在線監測預警系統試點(城關區天愛幼兒園、城關區錦華幼兒園、七里河區中核四零四招待所、安寧區孔家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大樓、西固區實驗學校教學樓)的安裝工作,并正常運行。根據運行情況,未來3到5年在蘭州市范圍推廣應用,逐步建立覆蓋近郊四區市政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二次供水和遠郊縣區市政府供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集飲用水實時在線監測、水質異常預警、應急處理為一體的綜合性的24小時不間斷在線自動監測預警系統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