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市的命脈。在惠州這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繁華與古樸并存的城市里,一條條供水管道在不為人知的地下,縱橫交錯,緊密相連,源源不斷地為市民生活和經濟發展輸送著“血液”。
作為我市以自來水生產與供應為主,集工程設計、管道安裝與維修、二次供水清洗等多項業務為一體的國有大型一類獨資企業,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肩負著惠城區、仲愷高新區及周邊鄉鎮130多萬人口的生活及經濟建設用水重任。
多年來,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為適應惠州經濟發展和市民安全飲水需求,加大供水設施建設投入,以“安全優質供水,用心服務社會”為宗旨,全力提高服務水平,為居民提供優質供水服務。
潼湖水廠投產水量水質雙提升
從日供水能力70萬噸到90萬噸,2014年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的日供水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而撬動供水能力提升的杠桿就是潼湖水廠。“自去年7月份以來,即使是用水高峰期,我們也感覺到水流量很大。”對于仲愷高新區的不少居民來說,潼湖水廠對于緩解南部片區用水緊張局面的成效他們的體會最深刻。
潼湖水廠是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民心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建設總規模為60萬噸/日,其中首期工程20萬噸/日,去年7月正式投產。該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廠區凈水設施構筑物、水源工程和全長約8公里的dn1600上水管線及全長11公里的新華大道出水管道四部分。在工程建設階段,仲愷高新區、市國資委及水務集團全程跟進和斡旋協調,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克服了征地補償、上水管鋪設難度大等困難,發揚敢啃硬骨頭的精神,以保障工程質量為根本,確保了該項目如期投產。
潼湖水廠的投產不僅帶來了供水量的提升,還進一步提升了水質。潼湖水廠采用“常規處理+深度處理”技術,處理后的出廠水水質達到直飲水標準。潼湖水廠供水主管與惠城中心區的供水主管連通,形成南北互補的供水格局,可以有效滿足供水調配需求。同時,潼湖水廠以觀洞水庫為備用水源,對滿足城市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保障仲愷高新區的長久發展,打造平衡協調、科學合理的供水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一條條供水管道接入千家萬戶,編織成一張關系城市生存發展的供水脈絡。目前,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現轄江北水廠、河南岸水廠、橋東水廠和潼湖水廠,日供水能力90萬噸。dn100以上供水主管道1000多公里,供水范圍東到平潭,西到梅湖,北起小金口、湯泉,南到永湖、良井,方圓370多平方公里。
改造舊管網優化供水布局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一些殘舊管道對居民日常用水帶來的影響也在日益顯現。對于小金口惠博路段的一些居民,特別是高層客戶來說,用水問題讓他們“比較煩”。因為供水不足、供水壓力偏低等問題,居住高層的客戶需加裝壓力泵才能用水,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為有效解決小金口惠博路段供水問題,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組織實施了惠博路dn600供水管道,歷時兩個月完成鋪設。2015年1月9日,全長600多米的小金口惠博路段dn600供水管道接駁工程完工通水,使該片區的供水壓力提高到3公斤,困擾該片區多年的水壓偏低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居民陳先生興奮地表示:“現在不再需要加裝壓力泵,看到水龍頭汩汩流出的水,心情頓時覺得舒暢!”
2014年,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還穩步推進舊管網改造工程,對橋東、橋西、下角、小金口、河南岸、龍豐、三棟等片區殘舊老化管網進行了改造,全年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改造完成dn100及以上管道7.8公里,dn100以下管道約23公里。惠博路段dn600供水管道、惠澳大道dn1000管道等工程相繼竣工驗收,使供水管網布局得到進一步更新與優化。自2005年起至今,舊管網改造已累計投入資金約1.42億元,改造完成各類口徑供水管道400多公里,有效解決了因管道殘舊用水受影響區域的水壓和水質問題。
整合鄉鎮供水推動供水一體化
去年12月19日,正值深冬,氣溫下降,路上鮮有行人,但在三棟鎮鹿頸村黃塘湖段dn400供水管道工程現場卻呈現出一片火熱的施工景象,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寒風冷雨中克服困難,通力合作,同時啟用4臺大型挖掘機進行現場作業,一直奮戰到深夜,使得該工程順利完工。三棟鎮鹿頸村黃塘湖段dn400供水管道的完工,有效解決了鴻海工業園區及周邊供水問題。該項工程是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東進西擴、南延北擴”的供水發展戰略及推進鄉鎮供水一體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去年初,相繼與永湖、良井、平潭等鎮政府簽訂接管經營框架協議;去年9月4日,市水務集團與當地鎮政府簽訂移交協議,將上述3家企業授權公司管理;去年10月29日,永湖、良井、平潭3個分公司舉行了更名揭牌儀式;去年11月11日,與惠城區蘆洲鎮政府簽下框架協議,接管經營蘆洲鎮供水市場……2014年以來,在市水務集團的統一部署下,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持續推進供水一體化工作。
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資金、管理、技術和人才等優勢,全方位助推新接管區域的供水發展邁向新臺階,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供水服務。該公司去年還高質量完成惠州機場dn200供水管道的鋪設,并實現通水,為復航提供了切實保障。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有關負責表示,“在市水務集團的統一部署下,公司正持續推進供水一體化工作。對已接管的鄉鎮供水市場,進一步優化當地供水設施,推動管網互聯,提升它們的運營管理和供水服務水平。把供水區域的擴展與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將優質的供水服務帶給千家萬戶。”
相關新聞
去年實現安全優質供水“零事故”
安全優質供水是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發展的第一要務。2014年,公司通過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水廠設備檢修、加強管線巡查等多項措舉,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實現全年安全優質供水“零事故”。該公司共開展4個季度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隱患,堵塞安全監管漏洞,強化安全生產措施,去年全年向存在安全隱患的部門下發了62份《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并及時督促落實整改;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明確責任與分工,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量化管理和一票否決制度。
從2014年11月起,各水廠按計劃開展年終檢修工作,對機組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及時更換或搶修存在故障隱患的機組,確保供水生產設施完好。同時,加強水廠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水廠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設備檢修信息的記錄工作。各營業窗口加強管道巡查,特別是城市建設及一些道路改造施工現場,派專人跟進施工進度,如有發現威脅管道安全的,及時與相關施工單位溝通,以確保供水管線安全,避免出現意外爆管事故。
除此之外,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開展漏氯應急搶險、消防應急等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同時,還與海事局、衛計局、環保局等多個單位聯合舉辦水源水應急預案演練。通過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完善應急處理機制,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供水應急預案,根據“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現有《飲用水水源污染應急預案》、《水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專項應急預案的基礎上,以《惠州市城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指引,通過落實責任、逐級推動、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導等措施,進一步健全針對各類供水突發事故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科學有效”的預案體系。
全市水費代扣客戶超12萬戶在提升供水能力的同時,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多措并舉致力于提升客戶感知度和滿意度,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供水服務。隨著金融服務的發展,銀行代扣等方式自動繳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就成為我市首批簽約“繳費一戶通”的窗口單位,市民可任意選擇一家商業銀行代為辦理水費繳納業務,省去了窗口排隊繳費的麻煩,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費用繳清。截至今年1月15日,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水費代扣客戶已超過12萬戶,占公司客戶五成。其中,從2014年10月8日起推行辦理水費銀行代扣有禮活動以來,新增代扣客戶12000多戶。
家住江北的陳女士已經于去年辦理了水費代扣業務,她介紹說:“每個月用了多少水費,需要扣多少錢,一條短信就清清楚楚,還省卻了排隊繳費的時間,省時省力。”不少客戶提出的網上自助繳費訴求,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正在積極與有關部門磋商洽談,以期盡快實現網上繳交水費,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繳費方式。
針對在營業廳辦理繳納水費的客戶,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諸多便利措施。為方便客戶在非上班時間到網點繳費,2013年11月開始,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橋西營業所和江北營業所每周日上午8:00~11:30照常收費。在此基礎上,2014年江北營業所和供水服務大廳又增加了中午服務,每周一到周五取消中午休息,照常營業,接受辦理繳費、報裝等業務。“中午和周末都可以繳費,不占用工作時間,很方便!”在營業廳繳費的市民紛紛點贊。
為傳播供水信息、加強與客戶交流,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開通“惠州供水”微信公眾號,公司相關動態信息傳播能力進一步提升;客服中心年處理電話呼叫量為94490個,日均受理電話呼叫量259個,所有個案回復率和辦結率力求達到100%。同時,通過惠州供水網客戶留言、客服郵箱、客服qq、局長信箱、信訪平臺等網絡問政平臺共受理網絡問政個案1379件,回復率和辦結率都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