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陳偉華 陳淑儀今年10月1日起,東莞8個鎮將上調水價,平均漲幅約20%,漲價不經聽證程序。東莞市物價局昨日下午召開媒體通氣會向媒體通報了這一消息,東莞市物價局副局長陳志超表示,漲價是因為東深供水工程沿線的原水價格上調,供水公司虧損大。這次調整的是8個鎮,不是大市區也不是中心區,沒有明確的規定要求聽證。
“不漲價鎮供水公司虧損大”
東莞市物價局副局長陳志超昨日在通氣會上透露,今年10月1日起,東莞市東深供水工程沿線的8個鎮水價將上調,具體涉及橋頭、常平、黃江、謝崗、樟木頭、清溪、塘廈、鳳崗8個鎮。除鳳崗鎮雁田村還沒有確定漲價幅度之外,其他沿線約有25個村已經確定了漲價幅度,平均漲幅約為20%,大約是0.3元/立方米。目前文件尚未發布,但很快就會公之于眾。
據陳志超介紹,漲價是因為今年6月份,粵港供水公司調高了東深供水工程沿線的原水價格。
陳志超表示,經過初步測算,如果不調高水價,8個鎮的供水公司每年將虧損8800余萬元。因此,東莞將于10月1日起調高8個鎮的水價。由于各個鎮的供水價格不盡相同,漲價之后,8個鎮的居民用水價格在1.45-2.00元/立方米之間,非居民用水價格則在1.65-2.20元/立方米之間。
“平均漲0.3元/噸,影響不大”
“就按平均漲幅0.3元/立方米計算,假設每個人月均用水6立方米,每人每月也就是增加1 .8元的開支。”東莞市物價局相關人士表示,其實大概有70%的居民每月多支出的水費在1 .2元-1 .3元之間。相比東莞的居民收入水平,應該對生活影響不大。
就在9月21日,東莞市物價局還發出了東莞大市區水價調整的聽證會公告,提出“三選一”的方案供聽證。為什么10月1日起8個鎮上調水價卻不經過聽證程序?東莞市物價局副局長陳志超解釋了原因。“首先從規定上來說,聽證目錄里沒有說到鎮這一級的水價調整要實施聽證。這次調整的是8個鎮,不是大市區也不是中心區,沒有明確的規定要求聽證。第二,從歷史上我們的做法和廣東省絕大部分城市的做法來說,對鎮一級的水價調整都是沒有召開聽證會的。”他還表示,即使這次調整之后,東莞的水價還比同樣是從東深工程取水的深圳市要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