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倡節約用水時,昆明西三環路邊的一只自來水表爛了,在晝夜漏水,但卻無人來修理,水白白流掉。”昨天,一位市民撥打晚報熱線反映了這一令人痛心的情況。為能弄清自來水流失的水量,晚報記者從家里提了一只容量為10公斤的塑料水桶到現場,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這只水表漏的水,1分鐘就接滿10公斤水桶。
可惜 自來水白白流失
昆明市西三環是去年下半年竣工通車,從西三環普吉立交橋轉向富民方向走了約1公里,可見右手邊是五華區垃圾焚燒發電廠。距離該廠門衛50余米處公路邊,有只水表爛了,每天晝夜不停地朝上噴水。
水表懸在一條水溝上方,縱橫交錯,共有五六根直徑四五厘米的分水管和一根直徑約15厘米的主供水管。為保護這些設施、防止路人掉進去造成意外傷害,相關單位在現場建起了將近1米高的擋墻。因此,雖然自來水噴出將近1米高,但卻不容易被人發現。
中秋節過后一天,陳先生送完孩子上學路過西三環,無意間騎著電動車聽到路邊有水流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只露天水表爛了,水便從水表里漏出來。陳先生當天就撥打了昆明市通用水務有限公司客服熱線96106進行反映,遺憾的是當時占線,自己又忙著趕路,也就沒有顧上這事。前天,陳先生再次路過時,發現水表還在漏水,就打電話給本報反映了這一情況。
除陳先生外,還有幾個市民也發現這一現象。發現漏水最早的是附近住戶孫女士,她告訴記者,這只水表漏水至少半個月了。普吉村的梁大爺說,他還看見有拾荒的人用泄漏的自來水洗臉。
測算 一分鐘流掉10公斤水
據陳先生反映,他看見的時候,可能水壓較高,自來水從水表噴出約1米高的“噴泉”。從水表上看,還不是簡單的滴漏,而是直接放水,流量肯定大,損失肯定也不小,可具體數字難以估計。
為了弄清自來水流失的水量,記者昨天從家里帶了一只容量為10公斤的塑料大桶到現場,看著手表,請路人幫忙接水測量。原本想著可能要幾分鐘才能接滿一桶,結果不到一分鐘就接滿了一桶,也就是說每分鐘至少漏掉10公斤水。這樣反復測算了好幾次,結果都是一樣。為搞清楚水桶容量有無誤差,記者裝滿一桶水到篆新農貿市場里過秤,重量毫無誤差。
照此結算,每分鐘漏掉10公斤,一小時便漏掉600公斤,一天24小時就漏14400公斤;水表漏了15天,半個月就白白流走了216噸水。
據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后勤服務中心專門代收水費的工作人員介紹,二三口之家一個月平均用水量是三五噸,如此計算,這只水表半個月來流掉的水,可以供40戶人家用1個月了。
搶修 爛水表已被更換了
昨日采訪之前,記者就向昆明市通用水務有限公司客服熱線反映漏水情況,該公司管網維修部張先生等3名工作人員接到公司派單后迅速驅車前往現場察看。張先生告訴記者,水表是被人為損壞的。
由于水表是在五華區垃圾焚燒發電廠圍墻外面,水管是通往該廠方向。該廠門衛及相關人員得知后也立即到現場察看,但搞不清楚水表及管網是他們廠的,還是別的什么單位的。張先生等搶修人員于上午11點半把水閘關掉,看看有沒有人反映家里停水,可到下午3點,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也沒有接到有人打電話來說是沒水了。記者問:“水表是誰的?漏掉的水由誰來承擔?”張先生明確答復:“是我們自來水公司的,由我們自行承擔。”
隨后,搶修人員更換了新水表,水就不漏了。
新聞延伸
反映漏水熱情不高只因獎金太少
記者走訪得知,發現這只水表漏水的市民有好幾個,他們中有的直接打自來水客服熱線電話96106報漏,有的是不知道打這個電話,有的是沒想到打電話反映,有的是想到了也沒興趣反映,這里面涉及到獎勵的問題。愛“管閑事”的陳先生直言不諱地說,反映漏水熱情不高只因獎金太少,甚至拿不到。
昨日,自來水公司客服熱線及相關負責人很細致地介紹了獎勵辦法:即當發現跑漏的水管口徑為800毫米及以上的,就直接獎500元;口徑在800至700毫米,獎價值200元獎品或200元現金;口徑在600至400毫米的,獎價值100元獎品或100元現金;口徑在300至100毫米的,獎價值50元獎品或50元獎金。
李先生、陳先生是愛“管閑事”的熱心人,不管有沒有獎勵,見到公益事情都愿意干,而如果有獎勵會更積極主動。但他們對自來水公司報漏的獎勵有兩點看法,一是反映獎金少了點。李先生說他反映入滇河道被污染,拿過兩次1000元;二是曾多次報漏,都沒有拿過報漏獎。陳先生近年來通過本報報過幾次水管或龍頭等漏水情況,同時也反映給了自來水公司,“可我都沒有拿過一次獎勵。”
昨天,漏水水管的口徑經搶修人員確認是20毫米,屬于口徑100毫米以下,怎么獎勵呢?相關負責人答復說,口徑100毫米以下,一般屬于水表之后的水管,是用戶自己的事情,但這次特殊,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到月底匯總時,一樣給予獎勵。就陳先生反映自己沒拿過報漏獎問題,負責人解釋說要確認是第一舉報人、報漏人,還要現場確認,才進行獎勵。這位負責人說:“當前是抗旱時期,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推出獎勵辦法是借此幫助市民建立、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而采取的舉措,希望廣大市民都有這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