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網區域環境調查
1、預先熟悉圖紙上的管線資料,在室內設計好計劃工作區域內的調查路線,盡量避免走重復路線。
2、在實際調查時,要調查清供水管網的準確位置、走向、埋深、管徑、材質,以及明漏點。以便于夜間路面聽音時,能在準確的位置上進行工作,并依據各條管線的不同情況而采取相應的聽音措施。
3、認真調查下水道、電纜井、電纜溝內的水質、水量情況。自來水管發生泄漏時,漏出來的水一般只有三種去向:滲入地下,返出地面,排入臨近的下水道、電纜井、溝等其它市政設施。若發現下水道或電纜井中有清水流動,要逆水而上,順藤摸瓜,一直調查到清水進入地下構筑物的位置為止,并用試劑化驗是否為自來水,若是自來水,則通過路面聽音或相關分析檢測等方法將漏水點確認出來
2、閥栓聽音調查
使用聽音棒,對劃分區內的所有閥、栓進行100%聽音調查,以聽取漏水聲波,從而確定目標區域。
技術要求:
u 閥、栓聽音率100%,閥、栓異常查明率100%;
u 經閥、栓調查發現有異常的應做好標記;
u 閥、栓聽音的同時,應做好各種環境調查工作。
3、路面聽音檢測:
使用檢漏儀沿管道走向在地面上檢取漏水點傳播至路面的漏水音波,以發現漏水異常。聽音時,聽漏儀的傳感器探頭投放距離應控制在0.5-1.0米,并以“S”型前進,以盡可能覆蓋管道上方區域。對于環境調查所發現的閥栓異常,夜間路面聽音時更要特別注意,對于無漏水異常甚至無路面異常的閥栓異常,要找出其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釋。
4、相關分析檢測:
充分利用相關儀對供水管道進行相關分析,以探查管道上的漏水點并精確定位。
便攜式相關儀對單一直管段操作快捷,主機直接顯示漏水點位置,可時時顯示相關波形。
多探頭相關儀可進行大面積的管網普查,確定漏水區域,同時對懷疑漏水的管段進行漏水點精確定位。沒有工作盲區,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要求:
u 相關儀的兩個探頭必須放在同一管道上;
u 根據現場情況合理選取相關距離;
u 相關測量時必須搞清目標管道的走向及分支管的情況。
5、漏水確認及漏水點定位
采用綜合方法,對所發現的漏水異常再次進行調查工作,以確認是否漏水并精確定位。
u 方法:
² 地面音強及音頻探測——利用數字型檢漏儀和聽音棒在異常區域處進行聽音探測,從其強度和頻率推斷異常引起的原因以及大致位置。
² 管道音強、音頻相關分析——利用漏水相關儀對管道上的音強、音頻進行相關分析,以確認是否漏水并精確測定其位置。
² 管道近距離音強、音頻探測(打孔聽音)——在異常位置進行近距離聽音,根據近距離的音強及音頻確認是否為真正漏水,并精確定位。進行打孔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并用管線儀排除電纜后方可作業。下雨時,不得進行打孔。
以上方法根據現場情況可單獨進行,也可綜合使用。
u 所能達到的技術指標:
漏水點定位準確率≥95%;定位精確度≤±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