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這些優美的城市表情已經被海內朋友廣為熟知。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市當之無愧地摘取了我國最高級別的生態文明獎——“中國生態文明獎”, 彰顯了珠海長期堅持不懈推進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卓越成效,標志著珠海生態文明建設在全省乃至全國位于領先地位。成績背后凝聚思路與舉措,作為我市污水處理和固廢處理的主力軍,珠海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向精細化管理要成績,致力打好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攻堅戰,為珠海市的環保模范城、生態文明、國際宜居城市建設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精細化管理 提升污水處理成效
“治水工作是一項龐雜的、涉及到城市全局的系統工程。”
珠海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萬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珠海把水環境治理作為打造美麗珠海、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系統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重大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珠海水務集團加大投入,全力打造體現珠海質量、珠海標準的精品治污工程,為治水提質工作打下可靠基礎。
處理全市70%污水
記者了解到,早在建市初期,珠海就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在全國率先建設了香洲、拱北、吉大等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一度領先全國。后來由于分散管理制約了污水處理事業發展。2009年,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珠海水務集團統一管理我市國資經營的排水資產。珠海水務集團自進入污水處理領域后,以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為首要任務,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致力于提升我市的污水處理能力建設,累計投入資金超過37億元。其中企業自籌資金承建污水處理廠9個,投入資金17億多元;配套污水管網收集系統17項,投入資金20多億元,由政府投資。新建了平沙、南水、白藤、新青等6座污水處理廠,結束了西區沒有一座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歷史;在東部城區擴建了拱北和南區污水處理廠,并新建了前山污水處理廠。
目前珠海水務集團的總處理能力達47萬噸,設計能力占全市污水處理能力的70%;污水處理達標量從2009年的6276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1.21億噸,年均增幅17%,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污染物減排任務。排水板塊長足發展,重點工作取得成效。
治污設施建設提速
據了解,目前我市的排水設施建設步劃加快。一是BOT合同談判工作取得進展。為配合全市第二批污水管網建設,水務集團先后與香洲、保稅、斗門、金灣四個區簽訂了相關協議,初步明確了融資方案和定價機制。二是一批水質凈化廠建設積極推進。前山水質凈化廠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南區二期、拱北水質凈化廠擴建工程正式進入商業運營;南水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工程完成了項目建設工作,并通過了環保驗收及竣工預驗收;平沙、三灶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正在進行施工招標準備工作。三是積極推進污水“廠網一體化”管理,完成了部分片區的污水管網接收和管養工作。截至目前,水務集團已接收高欄港港區7座污水泵站、52千米污水管網,以及斗門區5座污水泵站、90千米污水管網的日常管理、維護和保養工作。
精細管理提高處理率
劉萬里表示,水務集團將利用已接收的污水處理泵站和污水管網,提高污水收集率,與屬地環保部門溝通、配合,打擊企業偷排漏排,改善進水水質,增加污水處理量,加強設備管理,優化工藝運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益;合理安排平沙、三灶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以及拱北水質凈化廠提標改造工程的進度,減少停產、減產時間,協助各區完成污染減排目標任務;同時加強對拱北四期、前山廠以及南水廠新工藝的深入掌控,確保出水水質達標。
治污還需加大力度 積極推進“廠網一體化”管理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歷經多年的大規模治水,珠海部分地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和鄉下小河涌水體黑臭、跨界河流水質惡劣等現象仍然普遍。前不久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珠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到2016年底要完成造貝排洪渠、南屏東排洪渠、雞山排洪渠、東岸排洪渠、三灶北排河等5條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全市各城鎮每年整治一條以上黑臭河涌;到2017年底,完成并建成區內黑臭水體整治任務,2018年底,全市范圍內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消除,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方案還要求理順價格稅費。提出完善水價改革機制,適當提高污水處理費,依法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
劉萬里說,治水工作是一項龐雜的、涉及到城市全局的系統工程。但是目前我市污水廠和污水管網管理大部分處于分離狀態,全市污水管網也處于分散管理的狀況,制約了污水處理的綜合效應。
據了解,珠海水務集團每年的污水處理量約占全市處理總量的70%,廠網分離現象制約著我市污水處理的全面提升。為此,珠海水務集團積極推進污水“廠網一體化”管理,完成了部分片區的污水管網接收和管養工作。截至目前,集團已接收了高欄港區7座污水泵站、52千米污水管網,以及斗門區5座污水泵站和90千米污水管網的日常管理及維護保養工作。
劉萬里表示,提高污水處理后的利用率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較為緊迫的任務。據介紹,目前珠海市各污水廠出水大部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入??诘仁芗{水體,市區吉大、香洲、拱北部分出廠水用作附近排洪渠景觀用水,少量用于廠區內部綠化澆灑等。已投入使用的包括拱北污水廠改擴一期送至桂花路排洪渠、吉大污水廠送至南白沙河、香洲污水廠送至鳳凰河,總規模約為18.3萬m3 /d。
地上建公園地下處理污水 前山污水處理廠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投用
前山污水處理廠是珠海首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2014年7月動工,經過近兩年的緊張施工,已于今年5月底進水試產。截至目前,與前山污水處理廠相配套的進廠污水管網建設已經完成了80%。珠海水務集團作為建設單位正緊張組織施工,按照計劃的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確保按時保質地完成前山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的建設任務。預計該廠今年下半年可正式投入運營。
據介紹,前山污水處理廠是廣東省第二座同等規模、采用膜處理工藝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出廠水水質優于國家一級A和廣東省20段一級標準。前山污水處理廠占地約10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后,日處理規模為10萬立方米,至少可滿足珠海拱北、前山片區三至五年的污水處理需求;二期工程投產后,日處理規??蛇_20萬立方米。前山污水處理廠和拱北污水處理廠四期均采用了目前污水處理行業最先進的MBR工藝,即膜處理工藝,這將使出廠水水質大幅提升,達到國家一級A的標準,遠高于珠海市有關單位及節能減排工作要求的指標,為改善珠海市民生活環境盡一份社會責任。
珠海水務集團副總經理方曄告訴記者,整個廠房下沉到地面以下,是珠海前山污水處理廠最大的特點。盡管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廠房的建設成本比普通污水處理廠高很多,但效果顯著:由于前山污水處理廠整個廠房幾乎都建在地面以下,政府和水務集團計劃在該廠地面上建設一座科普性質的水生態公園,這不僅將大幅減少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還更有利于改善周邊居住環境,促進商業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填補了珠海至今沒有科普性水生態公園的空白。
目前,珠海拱北、前山片區的城市污水都集中到拱北污水處理廠處理,該廠于去年完成第四期擴建后的日處理能力已達20.5萬立方米,但依然難以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求。前山污水處理廠已于今年5月底進水試產,配套的污水管網建設已經完成80%,預計下半年正式投產。屆時,珠海前山、拱北片區的污水收集率將大幅提高,處理后水質標準也將提升到國家一級A,這對于前山河水體整治、一河兩岸的環境改善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讓科技之光照亮環境衛生事業 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在固廢處理方面,珠海水務集團充分發揮西坑尾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發電廠的作用,確保了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據了解,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處理手段主要有焚燒和填埋。珠海西坑尾垃圾填埋場是珠海實現全市城鎮垃圾規范化管理之后,全市唯一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置場。隨著城市發展,垃圾產生量的不斷增加,目前整個西坑尾垃圾填埋場實際處理量已經是設計處理量的兩倍。
珠海水務集團副總經理戴碩濤對記者說,隨著垃圾處理技術水平的提高,填埋的方式會逐漸退出,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強度也會隨之大大減輕。但要從根本上消除生活垃圾處置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還是要從垃圾收運、垃圾分類,以及轉變人們對垃圾處置的習慣開始,從源頭實現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最終才能實現生活垃圾的處置水平與城市環境美化的要求相符合。
在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除了生活垃圾,還包括廢舊家具、電器、城市綠化的殘枝敗葉、廢棄的小汽車自行車、裝修垃圾,以及灰渣、泥沙等建筑垃圾,這些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都嚴重影響城市美觀以及市民良好的生活環境。更不用說膠管、針頭、藥棉、試劑等醫療垃圾,各類工廠產生的廢棄物、爆炸物等危險物垃圾,這些垃圾如果處置不當,隨意丟棄、排放或流入流通領域,不但會對土壤、水體產生污染,更在不知不覺中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
戴碩濤說,為百姓提供良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是政府的職責,珠海水務集團海宜環境有限公司作為國有環保企業,愿意把環境治理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堅持下去,不圖眼前利益得失。目前,國內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技術越來越成熟,焚燒、煙塵控制、臭氣控制、污水膜處理技術等都已經在珠海得到應用,科技的發展正在為珠海環保衛生事業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