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視察時指出,要堅持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堅持做好農業農民工作。我市要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的奮斗目標,就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打造五型農業。
一、堅持創新發展,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打造資源節約型農業
一是優化勞動力要素配置,解決“現代農業誰來干”問題。培育更多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全面提升農業勞動力供給質量。二是優化技術要素配置,解決“現代農業怎么干”問題。組建南昌市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擴大農技農機超市試點,推進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社會性服務組織融合發展,突破制約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技術瓶頸。三是優化土地要素配置,解決“現代農業發展活力”問題。一方面,要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確保為農民“確實權、頒鐵證”。另一方面,要深入推進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建設,今年重點完成兩件事,即:把市縣鄉三級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建設成“統一受理,分職履責,歸口管理”的現代產權交易網絡體系;增加交易品種,逐步將農村房屋所有權等納入交易范圍。同時,要鼓勵引導農民采取多種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力爭“十三五”末,農村土地流轉率達到60%以上。四是優化資本要素配置,解決“現代農業誰投資”問題。穩步推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和“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實施“財政惠農信貸通”試點,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市、縣信貸擔保機構全覆蓋。
二、堅持協調發展,全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打造優質高效型農業
一是全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按照“穩糧、擴菜、調畜、優漁”工作思路,全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穩糧,就是按照“調減面積、主功單產、穩住總產”的工作思路,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43億斤以上,大力發展再生稻。擴菜,就是大力發展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力爭“十三五”末蔬菜總產達200萬噸。調畜,就是要不斷調優畜禽養殖結構,實施“三個一批”戰略,即:拆除一批,對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場進行全面拆除;改造一批,對現有的規模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扶持一批,通過項目資金扶持,擴大牛羊養殖規模。優漁,就是要抓好“三條魚”,即穩住常規魚、發展特種魚、恢復野生魚。二是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當前,我們還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即“農業+旅游”,今后我們將推動農業與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走“1+2+3”的六次產業融合發展之路。三是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農產品品牌。
三、堅持綠色發展,全面建設農業生態文明,著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打造環境友好型農業
一是切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在畜牧業污染方面,到“十三五”末,全面完成無害化處理網絡體系建設。在農田污染方面,積極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程,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在水面污染方面,合理劃分禁捕、禁養和限養范圍。力爭“十三五”末,全市小二型以上水庫和重要天然水域全部退出承包投餌施肥養魚。在土地重金屬污染防治上,重點是深入實施土壤石灰調酸工程。二是打造標準化生產基地,力爭“十三五”末,全市主要生產基地都實現標準化生產。三是科學防控重大動植物疫情,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情。
四、堅持開放發展,全面加強農業交流與合作,著力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打造對外開放型農業
一是深入實施農業“引進來”。重點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招科引技等三個方面尋求更大突破。二是積極開展農業“走出去”。組建招商小分隊,主動赴發達地方開展招商引資。三是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率先與省農業廳智慧農業平臺聯網。
五、堅持共享發展,全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率先實現全面小康,打造民生保障型農業。一是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確保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基層、兌現到農戶。二是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以“南昌綠谷”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為重點,著力推進24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三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工程。重點開展產業扶貧,支持和引導農民發展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并在政策設計、項目安排和資金補助等方面給予支持傾斜。 來源:南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