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就先一起看看2015上半年我國那些水務行業并購的事件吧。
葛洲壩收購凱丹水務
2015年1月16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4.725億元收購泰合資管持有的凱丹水務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75%的股權。
凱丹水務是泰合資管的全資子公司,是泰合資管在華的業務發展平臺,主要負責投資、開發和運營中國大陸地區各類水務項目。經營范圍為城鎮供水、城鎮污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及與投資業務有關的咨詢服務。凱丹水務2014年1~9月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53億元,凈利潤為人民幣2124.49萬元。
葛洲壩表示,此次收購符合公司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有利于公司開拓水務環保新興業務,加快公司向新興業務轉型升級的步伐;通過此次股權收購,公司將進入污水處理和工業供水領域,擁有52.5萬噸/日的水處理能力。
海投資斥31.2億人幣收購控股股東公路及水務資產
粵海投資向控股股東粵海控股收購盛粵(RC)待售股份及RC待售債項,以及安排償還未償還RC應付款項,總金額約為21.24億元人民幣(即約26.04億港元),交易完成後,RC目標公司將成為粵海投資之全資附屬公司。該目標公司持有新長江公司100%之間接股本權益,主要經營興六高速公路。
另外,旗下粵海水務香港收購中國城市供水投資(WS)待售股份及WS待售債項以及安排償還未償還WS應付款項,總金額約為9.93億元人民幣(即12.17億港元),WS目標公司之主要資產為其附屬公司及江河港武(主要從事供水業務)之間接股本權益。
光大水務收購東達水務100%股權
8月30日,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與東達集團有限公司及獨立第三方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分期收購東達集團旗下大連東達水務有限公司(簡稱東達水務)100%股權。
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投資運營管理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為主業的環保集團,東達水務為遼寧省污水處理領域的龍頭企業,主營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以及城市污水處理業務,主要通過BOT(建設-運營-移交)和TOT(移交-運營-移交)等方式投資、建設、運營城市污水項目,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擁有17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總合約規模達到112.5萬立方米/日。
此次收購將進一步增加光大水務的污水處理量,提升其市場地位與擴闊公司于中國的地理版圖。收購完成后,光大水務的污水處理業務的總合約規模將超過460萬立方米/日,業務涵蓋北京、江蘇、山東、陜西、河南、遼寧及內蒙古等省市。
光大水務董事長王天義表示:“我們選擇收購東達水務,鑒于東達水務是遼寧省污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通過這次收購將有助光大水務開拓東北的環保市場。同時,遼寧省對環保的力度正不斷加大,包括出臺一系列涵蓋污水處理及垃圾發電廠建設在內的節能環保的PPP項目,以及提高污水處理費等措施,進一步規劃和完善污水處理行業,全面推進環境治理工作。是次收購有效地配合光大水務積極拓展污水處理業務的策略,使我們的地區分布更加廣闊,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內水務市場前列位置。”
國中水務收購鵬欣集團
黑龍江國中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中水務”、“公司”或“乙方”)于2015年3月13日與上海鵬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欣集團”、“甲方”或“股權出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總價人民幣3.78億元受讓鵬欣集團在賽領國際投資基金(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領基金”或“目標公司”)的10億元出資額所對應的全部股權及其相應的一切股東權利(包括但不限于分紅權)及股東義務(包括按期繳付認繳出資額)(以下簡稱“標的股權”)。該10億元出資額占目標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為11.10%,其中3億元人民幣出資已實際繳付完畢,剩余7億元人民幣認繳出資額應按目標公司章程規定在目標公司發出書面繳納通知后按期繳付。目標公司除股權出讓方以外的股東均已書面同意本次股權轉讓并放棄優先購買權。
本次交易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北控水務
2015年1月28日,華儀電氣為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環保產業合作,建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長期合作關系,公司與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乙方”)、北京國觀智庫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丙方”)于2015年1月28日簽訂了《華儀電氣、北控水務、國觀智庫開展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
中信產業基金(CITICPrivateEquity)攜手北控水務集團以大約37.5億港元的價格收購在香港上市的從事卷煙包裝業務的金彩控股有限公司的多數股權,據監管文件顯示,金財控股計劃發行約14.1億普通股,相當于擴大后股本81.54%之新普通股,及以發行價每股0.79港元發行約33.4億可轉換優先股,每股認購價較去年最后交易日每股普通股1.4元折讓約43.57%。如果優先股悉數完成轉換,兩個投資方將合共持有金彩控股約77.03%擴大后已發行股本。
并購的意義與重要性
大并購之后,行業將進入大整合階段。并購不是企業的目標,而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效應增長發展的方法和過程。并購后的整合是對公司實力的考驗。水務企業在大并購后可以考慮適度放緩擴張步伐,將“做大做強”的戰略調整為“做強、做大、做優”幾個維度的均衡發展。
水務行業將迎來大合作時代。企業如能合作共同構建供應鏈系統,共同營造水務產業良好的生態系統,形成一個產生巨大價值的產業再造力量,依托明確的發展需求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必然產生良好的社會生態效應和經濟價值。
此外,水務行業將受到技術創新和互聯網的影響。目前水務公司將技術置于戰略高度,對國內外環保技術公司的收購從未間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必將對水務產業形成巨大的沖擊,水務企業需要技術拓展商業邊境,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用戶滿意度,推動產業升級。
未來最有價值的水務公司可能就是與政府和最終用戶產生高頻次、良性互動,技術和流程優化迭代速度最快的企業。 來源:慧聰水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