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資訊 » 企業理念
 
企業理念

三十年華美蝶變 綿陽水務集團再起宏圖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28  瀏覽次數:633

水是城市的“血脈”,30年來,在為城市發展提供供排水支撐的同時,綿陽水務集團已華麗轉身成為綿陽市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污泥處置、固體廢物處理、供排水工程設計、工程施工為一體的國有大型骨干企業。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30年來,綿陽水務人大膽改革,銳意創新,用擔當、責任、務實和智慧,打造出了綿陽供排水行業的旗艦。

■黃兵 賈璽 魏靜 記者 鄧勇

1發展篇:

對保障城市供排水

使命不敢懈怠

伴隨綿陽發展的鏗鏘步伐,凝聚綿陽市一屆屆決策者的堅強決心,綿陽水務人在3個10年使城市供排水事業邁上3個臺階。

1985年-1995年:這是一個擴大生產規模、跨越發展,為綿陽城市經濟發展助力的10年。

10年中,水務人完成了東河壩水廠的擴建;經過5年艱苦奮斗,1995年底,日供水10萬噸的三水廠一期在涪江之畔拔地而起。三水廠因廣泛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了引進技術設備與國內配套設施的完美結合,闖出了多渠道籌措資金建設城市供水基礎設施的路子,成為國內供水行業中合理利用外資進行現代化水廠建設的成功典范。

1996年-2005年:這是一個實現集團化經營,不斷提升供水質量的10年。

10年中,水務集團建立了規范的企業運作體系,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開發和應用,開始集團化經營。大力實施優質飲用水工程,先后投入上億元資金對城區老舊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和更新。為解決城市污水處理難題,水務集團承建了綿陽市首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塔子壩污水處理廠,在供排水一體化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2006年-2015年:這是一個整合資源,推動企業拓展前行,實現質的飛躍的10年。

10年中,水務集團先后完成了高新供水公司、塘汛鎮水廠、機場水廠、吳家水廠、豐谷鎮水廠、關帝水廠等的收購,先后將29基地、電子九所、鵬業小區、高水社區、躍進路老工業區等自建供水區域納入供水范圍,讓更多的市民用上安全、優質、持續、可靠的自來水。同時,完成了日供水10萬噸的三水廠二期工程,為確保“十三五”期間城市建設用水提供了保障;再次涉足污水處理領域,永興、塘汛污水處理廠和小枧污水處理站先后建成投運。

30年來,綿陽水務人一直不敢懈怠,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2服務篇:追求卓越服務的腳步從未停歇

30年來,在肩負國企責任,追求卓越服務的進程中,水務集團經歷了“三個階段”。

承上啟下。1985年檔案資料記下了難忘的瞬間:那一年,公司引導職工一言一行講文明,一舉一動守紀律,一絲一毫抓質量,一心一意為人民;那一年,以黨團員為骨干,爭做文明窗口服務員的活動深入開展。感謝這些溫暖的記載,讓水務集團這種為民愛民利民的服務情懷,一直薪火相傳。

步履篤定。2003年1月建成官方網站,實現了網絡便民、利民服務直通;2008年2月,24小時服務熱線2227111正式開通;修訂《社會服務承諾》,公開辦事程序,舉辦“陽光水日”參觀活動,自我加壓,堅持每月召開服務質量分析改進會,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參與110社會服務聯動,并在公司窗口部門實行“一站式”服務,全面推行“首問責任制”,對供水工程設計、安裝和維修實行限時管理。

與時俱進。2013年3月,“互聯網+”時代到來,水務集團新浪、騰訊官方微博同步開通,開展實時互動服務;建立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處理網上投訴和咨詢,回應用戶關切。注重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服務水平,支付寶代收水費業務正式上線,用戶網上繳費和手機繳費,夜間繳費、異地繳費等難題迎刃而解。同時,短信平臺、預存水費、銀行代扣代收、POS機刷卡等快捷方式一應俱全,切實解決供水營銷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

3水質篇:確保飲用水優質是水務人的神圣職責

2000年以來,水務集團累計投入近2億元資金,配合政府進行舊城管網改造和新區管網建設。先后分階段、分重點地實施了涪城區、高新區、經開區、科創園區等新老城區給水管網改造和新建任務,積極采用新型綠色環保管材替代老舊管材,既使城區基礎管網得以完善,又提高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2005年,水務集團組建了“四川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網綿陽監測站”。并持續投入1000多萬元,配備了大型流動水質應急監測車、離子發射光譜儀、等離子質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藻類分析成像系統等一大批先進的水質檢測設備,建成了集飲用水源、供水生產、供水管網為一體的水質在線預警監測體系,從而實現了第一時間準確掌握涪江水質的變化情況,及時為供水生產提供指導。水務集團供水水質和水質檢測能力均已達到了《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的106項指標要求,部分指標優于歐盟標準。

2013年,通過6年多的持續推進,城區居民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長期困擾10多萬戶群眾的自來水“跑冒滴漏”和管網二次污染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4應急篇: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不斷提升

危難時刻,彰顯英雄本色。面對突如其來的各類突發事件,供水人枕戈待旦、沖鋒陷陣。近年來接踵而至的應急搶險,可以說,每一次“搶險”,都是一場攻堅;每一次“突發”,都是一次錘煉。

2008年“5·12”地震期間,水務集團一方面克服各種困難,組織力量開展生產自救,迅速恢復城市供水;另一方面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搶險救援,確保了前線指揮部、災區群眾和救援部隊官兵的基本用水需求;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水質污染事件,為確保綿陽城區及災區群眾飲用水水質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9年3月11日,蘭成渝輸油管道發生意外泄漏,部分柴油進入涪江。水務集團立即啟用地下備用水源,生產單位和職能部門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并加強對源水、出廠水、管網水等水質的跟蹤檢測,有力保障了供水水質的安全、優質。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只為家鄉的水更凈、更甜。

2011年 “7·26”,涪江源水水質出現異常,一時間,“涪江水受污染”、“綿陽飲用水告急”等消息在坊間流傳,市面上甚至出現市民哄搶礦泉水或桶裝水的現象。水務集團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水廠啟用深度處理工藝,全面打響72小時保衛水質攻堅戰。調整檢測頻率和方法,出動80余人次對全城500多公里的輸配水管道全面沖洗,對全市重點區域和小區進行送水,在上級的堅強領導下,水務集團運用所掌握的源水微污染處置技術,從容應對了自建廠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受影響群眾最多、倍受外界廣泛關注的水質污染事件,贏得了省、市領導及供排水同行的高度評價。

2013年“7·9”特大暴雨,涪江源水濁度達到我市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5.6萬個NTU,為把泥漿水制成清泉,領導靠前指揮,數以百計的水務人鉚在生產一線,通過增投高效大分子助凝劑,啟動高錳酸鉀、活性炭等強化處理工藝,保障了安全持續供水。

5環保篇:

為建設美麗綿陽

一直默默奮斗

隨著永興、塘汛污水處理廠,小枧污水處理站等污水處理工程的相繼建成,日處理污水能力新增8萬噸,不僅使綿陽城區的污水處理體系逐步完善,改變了城市污水無序排放的狀況,而且有效防止了市區飲用水源受到污染。

截污干管建設是城市污水處理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游仙區石馬鎮工業集中區雨污水箱涵排放工程,龍門、青義污水過江管道工程和富士康項目雨污水排放工程等一批由政府交辦的建設項目,水務集團相繼建設完成。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水務集團積極規劃實施總投資4億多元的市政排污管道建設項目,新建的排水管道與原有排水管道,形成了全新的排污和污水收集管網體系。市區范圍內的木龍河、草溪河、安昌河、平政河等水體的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為我市控制水環境污染、保護水環境質量作出了積極努力。

按照城市污水和排水工作部署,水務集團正在承建七星壩污水處理廠,并對鄉鎮小型污水處理廠建設進行合理規劃,深入推進供排水一體化進程。

隨著城市的發展,“垃圾圍城”成了一個窘迫難題。2012年底,水務集團克服重重困難,提前建成城區第二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并投入運行,解決了城市的燃眉之急。

如何讓垃圾變廢為寶?水務集團攜手中科集團共同參與“中科綿投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投資、建設和營運。產業園規劃總投資20億元,以日處理150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為龍頭,可實現日處理200噸的餐廚垃圾,日處理200噸的市政污泥,及日處理10噸的醫療廢棄物。并以此為產業核心,通過預留的電、蒸汽和熱水等輸出接口,在園區周邊引進和孵化再生資源和低碳經濟型項目,最終將園區打造成循環經濟示范和科普教育基地。

千年蜀道,悠悠涪城。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完善和垃圾循環利用的產業驅動,一個天藍、地綠、水凈、人和的生態文明科技城正闊步走來。回首來路,是母親河涪江和綿陽人民養育了水務集團。展望未來,水務集團必將用信心、創新、責任和實干譜寫中國夢綿陽供排水事業的嶄新篇章。  來源: 綿陽晚報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企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