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在河南省采訪時了解到,該省不少地區的地下水水位近年來有所回升。
“3年前,我們這里地下水埋深32米,如今已回升到29米。”河南滑縣縣委書記郜軍濤說。
2003年,河南省啟動“地下水保護行動”。河南省水利廳廳長王樹山告訴記者,“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是地下水水位回升的主要原因。”
河南地下水形勢曾經十分嚴峻。統計數據顯示,河南地下水埋深,1973年平原區14.3米,山區35.1米,2003年則分別為19米、53米。地下水水位下降已嚴重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河南省水利廳副廳長李恩東分析河南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的原因時認為:其一,超采。河南人均水資源量僅440立方米,大部分城市依賴中深層地下水,全省每年抽取地下水近140億立方米,占供水量的59%。地下水超采區達1萬平方公里,超采區中心水位每年以近1米的速率下降。其二,污染。全省44.4%的河段污染嚴重,水質劣于V類標準喪失供水功能,間接加大了地下水抽取量。其三,浪費。城市管網漏失率達24.5%,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平均只有0.40,部分企業設施落后,水循環利用率低。
據河南省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處長歐陽熙介紹,地下水保護措施重點在于節流、開源、治污、限采。
首先,節流。城市生活節水方面,調整水價,逐步取消包費制,裝表入戶,推廣節水器具,園林綠地推行噴灌;改造供水管網,降低管網漏失率;在賓館、居民小區推廣中水利用技術。截至2010年,衛生器具改造節水3346萬立方米,中水利用節水483萬立方米,管網改造節水730萬立方米,年新增生活節水量4559萬立方米。工業節水方面,實施串聯用水、一水多用、循環用水技術改造,工業廢水循環使用,降低單位產值取水量。農業節水方面,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67.86萬畝,壓縮農業地下水開采量38364萬立方米。
其次,開源。雨洪利用方面,在山區建壩,在平原河道建閘,攔蓄的雨洪水既可用于農業灌溉、農村生活,又可下滲補給地下水;引水補源方面,主要是充分利用國家分配給河南省的每年55.4億立方米的黃河取水許可量,有條件的地方也引當地河水;替代水源方面,規劃建設引蓄水工程4項,發掘黃河故道水庫、山區水庫的潛力,年增水量4800萬立方米;礦坑排水利用方面,充分利用焦作、鶴壁煤礦抽排的巖溶地下水,建設引提水工程3項,每年新增水量5075萬立方米。
第三,治污。實施城市河湖水系綜合整治工程,通過污水截流、建橡膠壩、疏浚河渠、護砌河道、引水換水及配套建筑物建設,使全省城市河湖水面達2萬畝,有效涵養和補充了城市地下水;建設年污水處理能力47400萬立方米,實現污水回用。
第四,限采。對城區自備井的限采、禁采分兩階段:2003年至2005年,關閉城區公共供水管網范圍內的全部違章自備井,對地下水下降漏斗中心區、地下水嚴重污染區的自備井實行限采和禁采;2006年至2010年,關閉大部分自備井,逐步回補地下水虧損量。安陽市水利局局長江子蔚告訴記者,安陽先后封閉市區水井100余眼,使市區地下水取水量由2745萬立方米下降到1367萬立方米。
據介紹,5年間,河南共封閉地下水超采井1000多眼,全省地下水水位明顯回升。
開展地下水保護行動以來,河南農業在年節水17億立方米的同時,仍實現了糧食連年豐收;全省GDP在實現翻番的情況下,總用水量不增反減,萬元GDP用水量已由2004年的226立方米降低到2010年的96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