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3日消息:昨天的市政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以網絡形式發布了市政府最近批轉的市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關于本市鞏固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加強節水型社會(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本市建設節水型社會(城市)將把節約用水作為貫穿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戰略;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堅持“開源節流并舉、節約優先”的方針,運用經濟、法律、技術、行政及宣傳等措施,不斷提高水資源高效和?
循環利用水平,促進本市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實施意見》明確了本市建設節水型社會(城市)的總體目標,即到2010年,本市在鞏固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初步建成節水型社會(城市)框架,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05立方米;計劃用水率達到8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2.4%(不含火電);污水處理率達到80%;人均居民生活日用水量控制在155升以內;農業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數提高到0.75。
《實施意見》還明確了本市建設節水型社會(城市)的五項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優化配置、統籌協調。把確保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放在水資源優化配置的第一位,統籌兼顧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二是堅持開源節流、防治并重、治污為本。加強水污染源頭控制和水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水環境承載能力。三是堅持政府調控、市場調節、公共參與。制定健全節水政策規定,充分發揮水價在促進節水中的經濟杠桿和調節作用,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四是堅持科技引領、技術創新、高效用水。把先進節水技術與常規節水技術結合起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五是堅持點面結合、分步實施、滾動推進。開展節水型社會(城市)建設的綜合試點和單項試點,積累經驗,以點帶面,滾動推進。《實施意見》提出,本市在節水型社會(城市)建設中要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積極開展廣泛深入的節水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的水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要完善節水型社會(城市)建設的法規體系,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大節水稽查的力度等。
?
來源:解放日報